2007年5月13日星期日

新的星云奖出来了

今天看到douban上北星老大的转贴才发现星云奖已经出来了。长篇和长中篇都没看过,引两句北星老大的原话(show off部分就忽略不计吧,呵呵)

“Jack McDevitt 获得过11次提名,终于以Seeker第一次获得星云奖。俺有McDevitt给俺签名的Seeker!James Patrick Kelly 也获得过10次提名,这次也是第一次获星云奖(他得过两次雨果奖)。Kelley的长中篇Burn很长,单独出的一本书,讲的是外星殖民地上的森林救火员的故事,看着像是在地球上哪里的故事一样。祝贺Jack McDevitt和James Patrick Kelly终成正果!这两个人的提名分别是列星云奖提名数的第一和第二!……”

对于短中篇 Two Hearts,想起一个词——怨念。让我荒废了一个学期的翻译是不是正是个时候捡起来呢?怎么说我也翻了这一万多字的一半了啊。多不容易啊,呵呵。

那个Echo,F&SF网上有,迅速看过一次,真的是没看懂啊。

====================================
Nebula Awards Winners

Winners of this year's Nebula Awards, presented by the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Writers of America, were announced this evening, Saturday May 12, 2007, in New York City.

NOVEL
# Seeker, Jack McDevitt (Ace Books)

NOVELLA
# Burn, James Patrick Kelly (Tachyon Publications)

NOVELETTE
# "Two Hearts", Peter S. Beagle (F&SF Oct/Nov 2005)

SHORT STORY
# "Echo", Elizabeth Hand (F&SF Oct/Nov 2005)

SCRIPT
# Howl's Moving Castle, Hayao Miyazaki, Cindy Davis Hewitt, and Donald H. Hewitt

ANDRE NORTON AWARD
# Magic or Madness, Justine Larbalestier (Razorbill)

As previously announced, James Gunn was presented the Damon Knight Memorial Grand Master Award, and D.G. Compton was named Author Emeritus. Ronald D. Moore was Toastmaster. The SFWA Service Award was presented to Brook and Julia West.

These are first Nebula Award wins for Jack McDevitt, James Patrick Kelly, and Peter S. Beagle. McDevitt and Kelly had more nominations than any other living writers, 11 and 10 respectively (with the late Avram Davidson also at 10), before winning this year, while Beagle won with his first ever nomination. (Beagle's story also won a Hugo Award last year.) Elizabeth Hand had one earlier nomination and win, for novella "Last Summer at Mars Hill" in 1996.

This is the second year of SFWA's Andre Norton Award, created to honor young adult SF/F novels and named in honor of the late SFWA Grand Master. While not technically a Nebula Award, it is voted on by members in the same way the Nebula Awards are. Last year's winner was Holly Black's Valiant: A Modern Tale of Faerie.

2007年5月3日星期四

最近忙死了。连续好几天,每天凌晨三点多才睡,早上八点多起来。

期末总是这个样子,还好我以后应该不用再选课了(今年过了COMPS II 应该就能拿到master了吧)。

头一次在实验室工作到凌晨一点(多),还是因为自己的project。看来,跟着别人后面做实验和自己的实验是不同的。而且,正常的实验室工作时没有Due day的,老板即使push,即使希望你能早点出结果,但那也是没有时间限定的。但是课程的project就不一样了,说哪天交就得交,之前无论多难,有什么问题都得做完然后交上去。

还好做完了,paper也几乎写完了,现在就剩下一个presentation了,明天。还有另一门课的paper要交。还有Comps II的论文。恩。。。。。。。

不过还好,我想,最糟糕的几天都已经过去了。

2007年4月26日星期四

从一句翻译说起

今天看一个老兄的关于物理化学教育的文章,中间提到一个地方:
There is an old Chinese proverb which nicely summarizes the theme of this work. "Tell me and I forgot. Show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understand."

顿感自豪,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同是又有些羞愧,毕竟一点都想不起来这个中文会是什么样子。于是google。结果却大出所料:

1. "英语 词条或片语:
Tell Me & I Forget . . Show Me & I Remember . . Involve Me & I Understand
汉语 翻译: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理解"
(http://chi.proz.com/kudoz/194127)

【评】天!

2."Tell me and I forget, show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understand.

个人比较欣赏这句话,虽然现今的知识量已不允许我们事事involve,但不可否认这仍然是人类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我们所运用的知识中,大部分是来源于参与后所获得的体验。
人生不能被告知,不能被呈现——我们在参与。" (http://www.zbedu.net/jeast/000165.html)

【评】感慨是好的,但是为什么要拿着一个从中文翻成英文的话感慨呢。怪不得那么多人抱怨文化流失。

3.有个人拿这句当签名档。当然他/她发帖用的是中文。

【评】。。。。。。。。。这是在炫耀还是在漏短?

4.百度上的 英语谚语翻译
(6)Tell me and 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may not remember. Let me try, and I'll understand.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百闻不如一见. /实践出真知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435429.html)

【评】第一句律诗翻译的还好,但是这个,能叫“英国谚语”? 当然我也不知道了。

【总结】
这句我看着顺眼的翻译有:
闻而忘之,见而记之,行而知之
——出处不明(有人称是儒家或者道家的)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乎行而止矣
——荀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从中国古文翻译出去,又翻不回来了,还让很多中国人大赞这句英语“谚语”精辟,可叹啊。忽然想起前段时间看到有杂志说一个新电影——“黄金之花的诅咒”——反应了半天才明白过来,顿时无语。

2007年4月19日星期四

Clear as mud -- -- 介绍一篇关于科技文章写作的文章 (with部分翻译)

Clear as mud -- -- 介绍一篇关于科技文章写作的文章

【水龙吟注】这是一篇nature2003年5月的一篇文章,讲的是如何改进科技文章的写作,写的挺不错的。文中讲了清楚的表达在科学论文(对科普文章同样适用)里的重要性。就像文中说的:“越来越多的语意模糊的文章带来的影响,即使难以量化,也很容易想象得出。如果文章的开篇和摘要很难理解,研究者可能会丧失和其他交叉学科合作的机会。如果整个文章都很不清楚,学生们可能更多的分心到其他的兴趣里,而公众的对科学的畏惧和不信任,当然也有部分源于对新研究的难以理解,都有可能增加。”

以前没看过这类的文章,总以为学术论文是科学的事,和文学没有关系,现在想想确实不对。这文写得挺有意思的。后面的分析只适用于英语,但是前面一段具有普适性,因此水龙吟简单的翻译了一下,(何止简单,简直是复述了,见谅,呵呵)。Btw,题目读不懂。。。。

【部分翻译/原文】
像泥浆一样清晰(Clear as Mud) by Jonathan Knight
水龙吟 译

“没有什么形式的文章比一般的学术论文更乏味、难懂的了。”Francis Crick 1994年在他的《惊人的假说》一书中这样写道。这是书中对那些打算深入探究文章引文的外行人士的劝诫。但是,DNA的发现者之一也曾说过一个科学界众所周知的话:读研究论文有时就像场噩梦。

但并非总是如此。Crick和同龄的一些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开始写学术文章,见证了科学文章的演化。科学文章从像一般报纸文章那么轻松可读变成了满是乱七八糟的行话术语,甚至使熟悉这一领域的人也很难弄明白。

罪责很大程度在于科学分裂成了若干分支,而每个分支都有自己的词汇库。很多杂志尝试着应付这一点,它们提供简单易读的文章概要,将网上文章链接到网上术语表。但是这些做法效果似乎有限,不过提出很多因素——尤其是写作风格——可以改变很多文章。写作需要练习,但这并不是/标准的科学训练的一部分。那么是否让研究人员回去上学或者上些写作课就可以使科学重新变得轻松可读呢?

可读性本身很难量化。微软的Word程序有个特色功能:Flesch阅读容易度——它能测出平均每个单词和句子的长度,并以此来计算需要多少年的教育水平才能读懂这个文档。但是这种工具有时会失效。比如说,一个沿着读者思路走下去的长句子会比一个混乱的短句子更容易理解。而且常见的单词可以相对来说很长——比如说technological(技术的)或者professor(教授)——然而很多技术术语可以很短,比如meson(介子),genome(基因组)或者glycan(多聚糖).

......

越来越多的语意模糊的文章带来的影响,即使难以量化,也很容易想象得出。如果文章的开篇和摘要很难理解,研究者可能会丧失和其他交叉学科合作的机会。如果整个文章都很不清楚,学生们可能更多的分心到其他的兴趣里,而公众的对科学的畏惧和不信任,当然也有部分源于对新研究的难以理解,都有可能增加。

(以下略,有兴趣的去看原文吧。^_^ )

“There is no form of prose mo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nd more tedious to read than the average scientific paper,” wrote Francis Crick in his 1994 book 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 The observation is a caution to lay readers tempted to delve into the papers referenced in the book. But the co-discoverer of the structure of DNA was also acknowledging what everyone in science knows: research papers can be a nightmare to read.

It wasn’t always so. Crick and others of his generation, who began writing scientific papers in the 1940s, have witness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prose. A form that was as readable as the average newspaper has, in some fields, become a jungle of jargon that even those familiar with the territory struggle to understand.

The balkanization of science into subdisciplines, each with its own vocabulary, is largely to blame. Many journals are trying to tackle this, producing easy-to-read summaries of papers, and linking online papers to web-based glossaries. But these approaches tend to have a limited impact, whereas addressing other factors — notably writing style — could transform many papers. Writing takes practice, yet it is not part of standard scientific training. So could science become readable again if researchers went back to school and took writing lessons?

Readability itself is not easy to quantify. Microsoft’s Word program features the Flesch Reading Ease scale, which measures the average length of words and sentences to calculate the number of years of education needed to comprehend a document. But such tools fail on several counts. For one, a long sentence that walks the reader own a path to its conclusion can be easier to follow than a muddled short sentence. And common words can be relatively long — technological or professor, for example — hereas many technical terms are short,such as meson,genome or glycan.

......

The effects of an increasingly opaque literature are easy to imagine, if difficult to
quantify. If opening paragraphs or abstracts a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researchers
may miss opportunities for collaboration between disciplines. If whole papers are unclear, students get diverted to other interests and the public’s fear and mistrust of science, which in part arises from difficulties in understanding new research,may increase.

......

转个有意思的老贴:解读16个众所周知的科学神话

西班牙《万象》杂志4月号发表文章,题目是“解读众所周知的科学神话”,文章摘要如下。

1.硬币从摩天大楼上扔下来是否会砸死行人?

不会。首先,一枚硬币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所起到的滑翔效果就好比一片树叶。因此,尽管在坠落时速度很快,但当它砸在行人身上时最多也只能造成血肿,永远不可能带来致命后果。

2.两道闪电是否会落在同一地点?

是的。而且闪电会对某些地点有特别的“眷顾”,特别是地势较高的地方。纽约帝国大厦每年会遭受25次闪电的袭击。此外,在一场暴风雨期间经常出现多条闪电降落在同一地点的现象。

3.下雨时快跑是否会少淋雨?

因情况而定。淋多少雨取决于奔跑速度和在雨中停留的时间。在雨中停留越长时间,或者奔跑的速度越快,淋雨更多。(水龙吟同意“停留时间越长淋雨越多”,但对“奔跑越快淋雨越多”持保留意见。)

4.打哈欠是否会传染?

是的。英国斯特灵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不仅人类,甚至猩猩在看到同类打哈欠的时候也会模仿对方。通过对大脑扫描图像的研究发现,打哈欠是人类大脑扁桃体区的一种无意识行为。

5.成人会长新的神经元吗?

是的。十几年前人们一直认为人类的所有大脑细胞都会逐渐消失。人们首先在爬行动物和禽类体内找到证据证明神经元可以再生,随后人们发现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神经元也可以再生。

6.从太空中可以看见中国长城吗?

不能。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在回到地球后证实了这一点,“在太空中无法看到中国长城”。这一事实证明过去的说法只是一个错误的神话。

7.吞进体内的泡泡糖7年才能消化?

不是。在对待进入消化系统内部的各种东西,胃酸都是一视同仁地发挥着作用,无论它是有机物,还是化学物,比如泡泡糖。在消化这种东西的时候,我们的胃所付出的时间与消化其他东西所需的时间一样,都是20个小时。(水龙吟友情提示,为了胃的健康,请谨慎选择食物——小粒的无机物还有可能造成结石。)

8.猫总是双脚落地吗?

是的。20世纪80年代的科研报告披露,猫的双脚落地完全是一种条件反射。这可能是因为猫的脊柱不够灵活,以及缺少类似于人类锁骨的身体结构造成的。这一切使猫要在从高空落下时想法减少冲击力。地点越高,猫就越有时间调整身体方向,为落地找到完美角度。

9.动物可以预见地震?

是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用狗做试验证明,动物在强烈地震来临前的行动异常。一种理论认为,动物可以感受到地球电磁场的变化(虽然也有人认为这种变化根本不存在),另一种理论则指出,动物们可以在地震来临前“嗅出”某种气味,如氡和氢。

10.可以笑着死去吗?

可以。最新的例子是丹麦物理学家奥勒·本特森。1989年,他在观看一部电影时,由于大笑不止导致脉搏加快,最终引发心脏病而死。

11.如果全体中国人同时跳跃是否会改变地球旋转方向?

不会,或者更准确地说,不可能。中国拥有13亿人口,如果有人能号召全体中国人在同一时间跳跃(可能性极小),并在同一时间落地,那么产生的效果如同千吨级当量的爆炸物。然而,中国人口分布广阔,这样的动作不太可能获得实际效果。即便我们可以组织全体中国人在同一时间起跳,他们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落地,因为跳跃的高度取决于助力的大小。

12.无头鸡可以存活吗?

可以,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的。这个神话起源于一只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弗鲁塔市(Fruita)的名叫迈克的鸡,它在无头的状态下生存了18个月。虽然头被割去,但它的颈静脉完好无损。
  
此外,它的主人通过吸管给它喂送玉米和牛奶,这保证了它的生命延续,而且体重还有所增加。但是,一次在吸食玉米时,迈克因窒息而死。在它生活的小镇,人们每年都要为这只鸡举行纪念活动。
  
水龙吟对麦克鸡的真实性持保留意见。但是纪念活动好像是真的)

13.太空飞船里是零重力?

不是。在太空舱中感受不到重力的存在,但就是人们所说的“零重力”并非意味着绝对没有重力,而是存在微重力。各种物体看上去似乎是没有重量的,但实际上是处在一种持续的自由下落的状态中,之所以能保持悬空是因为飞船的水平运动。(水龙吟认为,“持续的自由下落的状态”的说法不准确,没有重力是说失重,质量不变,飞船水平运动可以使人保持悬空,但反过来,能保持悬空不是因为水平运动,而是因为失重。)

14.死后头发和指甲还能继续生长吗?

不能。人死后,心脏和血液都停止了活动,人的器官也就不再运转,身体失去水分。(水龙吟的补充,以前看到过这个问题,真的有人看到死人指甲变长了——事实上,不是因为指甲长了,而是因为人皮肤肌肉等的收缩显得指甲长了。)

15.鱼仅有几秒钟的记忆?

不是。这一错误看法出自于对金鱼记忆的认识,过去一直认为金鱼仅有3秒的记忆。

但实际上有125种金鱼,科学界的研究并不全面。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经研究后证实,金鱼能够记住曾获取过食物的地点。

16.人类只使用了大脑的10%?

不是。大脑扫描图片显示,人类会根据活动需要的不同而激活大脑内的不同区域。(水龙吟注,这是个美丽的错误。我想人类更倾向于认为自己还有90%的潜力可供开发。可惜事实如此。)

2007年4月16日星期一

Frightened,Horrified,Virginia Tech 惨案

太恐怖了。又是美国校园枪击案,据说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了。目前为止,33人死亡,29人受伤。据称,凶手是一个亚裔,真希望不是中国人。之前美国最严重的两起校园枪击案是1999年在科罗拉多州,丹佛附近一高中(!!)以及1966年在UT Austin。

太恐怖了。不想多说了,想想都怕。

随便什么新闻网站都有报道了。

2007年4月15日星期日

“The Science Behind the Story“ ——from Analog

在Analog上有这样一个栏目,The Science Behind the Story。好像很多科幻杂志都会有类似于杂谈、科普等等非科幻的栏目

2007年4月13日星期五

美国科学家称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水的存在 zz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美国天文学家4月10日表示,他们第一次在太阳系外的星球上发现了水存在的证据。

据英国媒体报道,来自美国洛厄尔天文台的天文学家特拉维斯·巴曼表示,他在一颗类似于木星的气体行星上发现了水蒸气的存在。这颗行星位于距离地球大约150光年的飞马星座当中,编号为HD 209458b。

今年2月,曾有科学家报告说,他们未能在这颗行星的大气里发现水存在的证据。不过巴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很有信心。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人们本来就预测这颗星球有水存在。”

洛厄尔天文台表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将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1]上。洛厄尔天文台是当年发现冥王星的地方。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试图在地球以外的行星寻找水的存在,因为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不过巴曼指出,这颗类似于木星的行星不太可能孕育生命,在上面发现水蒸气并不意味着发现了地球外生命的存在。(江玮)

[1] Astrophysical Journal,水龙吟注

======================

本文原载自: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 [ 2007-04-11 09:52 ]美国科学家称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水的存在
英文消息可参见:
Fox news: Water Found in Far-Off Planet's Atmosphere
BBC focus: WATER FOUND ON DISTANT PLANET
(以下引自BBC,对于为什么特拉维斯·巴曼等人认为那里有水介绍的更仔细:)
WATER FOUND ON DISTANT PLANET
09:42:06 12/04/2007

Atmosphere of gas giant contains vapour

Astronomers have discovered water in the atmosphere of a distant planet outside our Solar System.

The planet HD209458b, a gas giant similar to Jupiter, is 150 lightyears from Earth in the Pegasus constellation.

Travis Barman, from the Lowell Observatory in the US made the discovery as the planet passed in front of its own star.

When a planet does this, its atmosphere blocks starlight in varying wavelengths. A planet with absorbed water in its atmosphere will, when compared to the visible spectrum, appear larger in the infrared spectrum.

Barman hopes the revelation will open the flood gates for scientists to find more water on other planets.

"We now know that water vapor exists in the atmosphere of one extrasolar planet and there is good reason to believe that other extrasolar planets contain water vapor," he said.

2007年4月11日星期三

[原创]输入法引起的官司——google搜狐 近期词库门事件总结

输入法引起的官司——google搜狐 近期词库门事件总结
文/水龙吟

前几天,听说google出了新的输入法,在网上看到很多人感叹,这个输入法比他们原来的紫光拼音或者南极星(这个好像是元老级的)或者智能ABC或者微软拼音等等都好用。犹豫了一下,懒得弄就放弃了。过了没几天就听说搜狐称google输入法是抄袭盗用搜狗拼音输入法词库。好嘛,刚发布就要打起来了。结果没想到,google立刻就道歉了,并对自己的输入法进行升级。就像明星炒作一般,最近因为输入法,sohu显得特别热闹起来。虽然搜狐和张朝阳都曾经名噪一时,但衰落之势路人可见。然而,因为这次的输入法门事件,我忽然也关心起sohu这个“过气”明星了。

“词库门”事件过程

到网上查了查事件过程:
4月4日,谷歌(google)在实验室发布推出拼音输入法产品
4月8日17:00,搜狐就 “谷歌拼音涉嫌盗用搜狗拼音输入法词库”一事发表正式声明,指责Google(谷歌)非法盗用搜狗拼音输入法词库并表示强烈愤慨。搜狐在声明中表示:“经过我公司技术人员技术鉴察,Google的拼音输入法词库确系直接盗用搜狗拼音输入法词库(包括且不限于1.5beta2 版本,含词表及对应注音)。”
4月8日,谷歌对搜狐IT发来声明回应,表示道歉。谷歌表示“该词库在试验阶段确实包含了一些非Google (谷歌)的数据源,我们愿意直面自己的问题。我们为因此带来的不便表示抱歉的同时,立即采取了行动。本周日(2007年4月8日)的中午,我们完成了谷歌拼音输入法发布以来的第二次全面升级(谷歌拼音输入法 1.0.17.0版本)。目前的词库是从谷歌多年积累的海量搜索数据库数千万条目中产生,我们欢迎用户与业界对我们升级版本给予更多的反馈和监督。”
4月9日,谷歌在其官方博客上发表了对用户和搜狐的致歉声明。
4月10日,搜狐对输入法的事情再次发表声明,要求google立即停止侵权,提出否则将起诉

从新闻标题看故事

从最近不断冒出的新闻标题,这件事的热闹程度可见一斑:

搜狐指责谷歌拼音盗用搜狗拼音输入法词库
新华网:Google(谷歌)对盗用搜狐词库致歉
华盛顿邮报:Google就盗用搜狗词库向搜狐道歉
路透社:Google就盗用技术向搜狗输入法道歉
羊城晚报:谷歌拼音输入法陷入“词库门”
拼音输入法官司:搜狐震怒之下,谷歌何去何从?
搜狐再次发表声明或将起诉谷歌拼音侵权
李开复首度回应输入法抄袭:将加大研发增加独创
谷歌被逼亮出专利,搜狐扬言法律解决
一只替罪羊 :谷歌美女公关下课,向搜狐赔钱和解
搜狐仍然出奇愤怒:搜狗输入法“是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

盗用一说

为什么说是盗用? 有人称, 为了搜狗输入法的词库防止盗用,搜狐在搜狗词库建立之初就加入了词库指纹,即十几个很偏僻、但不影响输入的词汇。里面就有数位搜狗员工的名字,如“赵立洋”、“佟子健”、“吕杰勇”等,而Google居然也能够打出来。显然谷歌输入法盗用了搜狗的词库。而且有的论坛上曝光称谷歌和搜狐有相同的错误词汇。当然,这还需要第三方权威机构来鉴定,不是哪个人说抄袭就是抄袭的,搜狐说了也是不一定算数,这需要第三方权威机构来鉴定。

网民的反响
(此段来自 拼音输入法官司:搜狐震怒之下,谷歌何去何从?
对于谷歌和搜狐的“官司”网民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原因之一是中文输入法对于中文网民而言是日常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此外新鲜出台的谷歌拼音输入法正因为灵活好用而炒得轰轰烈烈,它会否夭折也多少关系到网民自身;更有人将这场纷争上升为一场少有的民族知识产权同国际康采恩之间的矛盾,对于最终谁占上风表现出强烈的好奇。

在某中文网站论坛上,有网友表示,谷歌的行为损害了公司原有的信誉度,“Google这次在我心里好感度大跌”,也有人“因为这个,又把谷歌的输入法卸了。”而为谷歌说话的也不乏其人,有人认为谷歌“知错能改,观点清楚,能正面回答问题。我看不出有什么令人无法接受的地方。我不相信国内哪家IT公司能做出这种放低姿态的声明,起码在我十年的网络生涯中从未见过。通常是闪烁其词,反咬一口、胡搅蛮缠居多。”还有读者质疑“词库这种东西到底能不能有版权真是很难说,尽管搜狐弄出个词库有功劳、苦劳和疲劳。”

输入之争,谁是赢家

事情虽然有结果,当然还没有结束。谷歌拼音是否因为而夭折(虽然我认为不会),搜狐将会如何操作,我都很关注。

虽然我没有用过搜狗输入法,但是可以理解搜狗输入法的工作人员从其诞生起就费了很多力气一遍遍改正错词,肯定不愿意让别人白用或盗用,有理由愤怒。google在试验阶段包含了一些非Google(谷歌)的数据源,这是不妥当的,有损Google的形象。但同时google公司的坦诚及时道歉,倒也挽回了点面子。这次输入法舆论大战的胜利应当属于搜狗。然后,以后的输入法的竞争,谁输谁赢,倒还是未知数。

不过,对我们来说,也许并不是坏事呢。

07 雨果 星云奖

新的雨果奖初选名单和新的星云奖finallist都(早就)出来了。不知道今年会花落谁家。

Asimov'sF&SF 都在自己的主页上给出了自己提名作品的免费电子版,不错不错。昨天把剩下的Asimov的都打印成pdf了。值得一提的是Asimov上的短中篇The Djinn's Wife,最近刚刚获了英国科幻协会奖,估计中文版应该很快就会有了吧。

还有,雨果奖其中一个提名长篇Blindsight,这个链接里有免费电子版,可打印成pdf读。


备份一下:
豆瓣上的北星老大发起的帖子——
这里有人知道雨果奖候选长篇"Blindsight"吗?
2007年雨果奖候选名单出台

2007年4月8日星期日

转一个老文:如鱼得水 by 阿西莫夫

【水龙吟评】
一直很喜欢“如鱼得水”这个词。有种欢乐活泼畅快淋漓的画面感。看到这篇题目的时候,翻译的标题甚至比老阿更吸引我读下去。在此看到,忍不住就转了过来。

故事的最后一句话,让我忍不住想起中国和西方的龙来。

◆◆◆ ◆◆◆ ◆◆◆ ◆◆◆ ◆◆◆

【科幻小说转贴】

如鱼得水

阿西莫夫

尽管摩达因今年刚满四十岁,也从不为健康问题操心,但他没去过宇宙外层太空。他只在电视中观看过宇宙居民村,或从刊物中读到过这类移民点的情况,仅此而已。

坦率地说,宇宙对他并没多大吸引力。他出生在地球上,自得其乐。如果想换换环境或口味,他宁可选择去大海,因为他是一名帆船运动爱好者。

所以当“空间有限公司”邀请他飞往宇宙去完成某项委托时,他显得并不特别乐意。

“听着,”摩达因对那位公司的女代表说:“我可不是什么宇航员,我只是搞搞服装设计而已。对于那些火箭、加速度、超重、飞行轨道以及其它等等我是一窍不通的。”

“这我们清楚,”巴拉诺娃接过话头说,她笨拙而谨慎的步伐显示她过去长期生活在宇宙空间中,对地球上恒定的重力场已不太能适应,“我们不指望您具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摩达因以挑剔的眼光注视她的衣饰,那充其量只能起遮体的作用。哪怕随便用块防水油布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呢,他心里想。

“那么宇宙居民村要我去干什么?”

“是请您作为一位高明的设计师去的,我们需要某种新颖的设计。”“是关于服装方面的吗”

“是翅膀,或者称为飞翼衣也行。”

摩达因还在掂量去或不去,他突兀的前额在这种时刻总会发红,但这次变红的部分原因倒是由于心中不悦。

“难道我不能在这儿完成你们的任务吗?”

巴拉诺娃固执地摇头否定。

“我们希望您能实地了解当地的环境,摩达因先生。我们求过工程师,他们制作了据他们说来是最好的翅膀,而且考虑到应力、表面积、柔韧性、灵活性等等一切因素,但结果并没能帮上我们的忙。我们想,也许……”

“也许什么,巴拉诺娃小姐?”

“也许我们不应该按常规来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某种别出心裁的设计,负责居民村将面临困境。我希望您能飞到那里,考察一下实际情况。至于您的待遇嘛,我们保证从优酬谢。”

事情很快敲定,由于报酬方面所作的许诺起了关键的作用,还包括相当优厚的预付金额在内。摩达因并不见钱眼开,但也并非是毫不动心的圣贤。此外,女代表对他手艺的种种恭维也使他怦然心动。

旅途不如他所想象的那么枯燥。乘客在早先的宇宙航行中都得承担难以忍受的超重,还得始终挤在狭窄不堪的座舱里。于是有些地球人总以为事情依然如旧,但那是若干年以前的情况。现在的飞船极为宽敞,液压圈椅完全缓解了起飞时的
过载负担。

摩达因在舱内安闲地研究起有关飞翼衣的图片,他望着图片中的人们在空中翩然起舞的姿态出神。

“依我看,这些翅膀不是挺好的吗?”他问。

巴拉诺娃苦笑说:“您所看到的全是些首屈一指的飞行家或运动员。就拿我来说吧,如果您看到我穿上飞翼衣在转弯或作某些动作,肯定会捧腹大笑的。可是我对飞翼的掌握还比一般人高明得多呢。”

他们离第五宇宙居民村已经很近了,这里的正式名称应该叫“橄榄石”,不过一般人通常都只称它为“五村”。

“这里的一切在您看来都很新奇,居民们却已经习以为常了。可是还有个问题:居民村对他们来讲还不算是真正的家,而只是工作的地点,因此很难说服人们把家永久地迁到这里来。老是这样下去……”巴拉诺娃沉默了,她没把话说完。

从舷窗里望去,五村就像是个小圆球,和电视屏幕中所看到的地球一样。飞船很快开始围绕这个玻璃及铝合金的巨大结构物旋转。

摩达因通过舷窗久久观赏,但他察觉到飞船在绕着五村转个不息。

“难道我们还不降落?”

“事情不那么简单,”巴拉诺娃回答说,“五村绕轴转一圈约需两分钟。这是为了产生离心作用,使里面的一切事物紧贴在内壁上,建立起人工的重力场。于是降落时我们就得先让双方速度趋于同步,这需要时间。”“难道五村有必要
转得这么快吗?”

“是的,因为我们要建立正常的重力场。如果我们放慢转速,假定降低到地球重力的十分之一时,那就会好得多。但这在生理上是人类机体不允许的,人们长久生活在低重力环境下会使肌肉及骨骼出现某些问题。”

飞船的速度已经和五村速度持平,摩达因清晰地看见它外部的弯曲镜面正在跟踪太阳,并照亮居民村的内部空间。他也发现了太阳能发电站--其能量不仅能应付五村的需要,还输送到地球去。

最后,他们终于降落在第五宇宙居民村上。

摩达因在五村度过了整整一天,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他和巴拉诺娃坐在草坪上,这是块相当宽阔的青草区。头上白云舒卷,尽管没能见到太阳本身,但是阳光依然普照。和风轻拂,不远有条小溪,水声潺潺。

他怎么也不能相信自己是身在球内,正翱翔太空,和月亮一样绕着地球在转动,转一圈也得花上一个月的时间。

“这真是个完美的世界。”他说。

“您有如此感受是因为初来咋到。”巴拉诺娃回答,“如果在这儿再多呆上一阵子,就会因对每个角落都非常熟悉而感到厌倦。”

“就算是住在地区上的某个城市,住久了不也会使人厌倦吗?”

“那当然,但在地球上可以去各处旅游,而且可以在任何时刻离开或回来,我们这里就不行了。当然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一点。”

“你们这里没有地球上固有的种种缺陷,”摩达因坚持说,“例如灾害性天气等等。”

“那倒是,摩达因先生。我们这儿的气候确实像是天堂乐园,但人们也逐渐腻烦了。我来给您看样东西:这儿有个小球,您可以把它朝上扔,望自己的头顶上抛出,然后您能设法再接住它吗?”

摩达因开心地哈哈大笑:“此话当真?”

“当然。请吧,不妨一试。”

“我虽不是球类运动员,不过扔个把球什么的还行吧,就是再抓住它也不成问题。”

他把球往上一扔,可是这个球在空中飞出了一条抛物线。摩达因起先跟着小球走,然后又跑又追。结果还是没能接住。

“您没把球往上扔,摩达因先生!”巴拉诺娃在一旁纠正说。

“不,我是往上扔的。”气喘吁吁的摩达因辩解说。

“那也是您按地球上的标准这么作,”巴拉诺娃笑道,“问题在于,我们这里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很大。五村的内平面是一个圆弧,圆弧的中心就在自转轴上。如果您把球直接往头上扔,它会离转轴更近,它的半径更短,那里的转速也更小。
但球儿依然在保持原有的速度,所以它就朝前飞去。如果您想重新接住它,就得望您的上后方扔,这时它才会像飞去来器那样在空中划出一道圆弧重新飞回。在这里抛物运动的轨迹和地球上是不同的。”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难习惯,是吗?”摩达因想了一下又问。

“也不全对。如果你住在五村的赤道地区,那么那里的转速最大,重力也接近于地球重力,而在离赤道较远处的重力效应就大大不同了。但我们得经常去两极地区,于是就无法适应科里奥利力的各种变化。我们有一条高速公路通往两极
地区,在这条道路上行驶时总感到有股力量在旁边推你,有些人始终适应不了。所以谁也不想长住在这里。”

“难道你们对这种力就束手无策吗?”

“只有放慢五村的自旋速度,科里奥利力才会基地,但相应的重力也就减弱了,而这却又是我们所不愿接受的。”

“换句话说,你们既不能适应科里奥利力,又无法摆脱它,是吗。”

“这个问题相当微妙。不错,我们可以适应较小的重力,但是这要求大家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每天都得练上一段时间。这种体育锻炼应该很有乐趣,如果乏味的话,你是无法迫使人们坚持下去的。早些时候我们考虑过,最好的办法就是
让大家多多去飞。极区的重力很小,人们在那里轻若羽毛,他们只消挥动手臂,就能升到空中。如果你穿上飞翼衣,加上动作协调的话,就能像鸟儿一样起飞了。”

“这种飞行的运动量足够吗?”

“哦,空中飞行是一项相当费力的运动,即使您在滑翔时,手和臂的肌肉也得工作。经常飞行能使肌肉不致萎缩,保持骨骼的钙质,可惜我们无法使大家都去飞翔。”

“难道人们不喜欢飞翔吗?”

“他们当然想飞,无奈这并不轻松。 飞行要求具有极其精确的动作协调性,极小的操作误差都能导致飞行高度发生急剧变化,不可避免地带来恶心等晕船反应,所以只有极少数人才能飞得非常轻盈自如。”

“可是鸟儿从不会晕。”

“鸟儿是在地球重力影响下飞翔的,人们在五村的条件则完全不同。”摩达因皱起眉头思索这个问题。

第二天一清早他们驱车向极区前进时,摩达因总感到车子在迫使他朝右边倾倒,他死命抓紧座椅,连指关节都泛白了。

“对不起,”巴拉诺娃的语气中透出同情,“如果我开得慢点,您会好过得多,但那样一来我们就会碰上交通高峰而堵车。”

“您对此已习以为常啦?”

“也不完全能习惯。”

最后他们终于到达极区,但马上又遇上新的麻烦:他的体重轻得似乎没有,身体前后摇晃。即使挥舞双手也无济于事,只会更加糟糕。

巴拉诺娃并不急于帮助他,后来才伸手把他扶住。

“大多数人都这样狼狈过。您可以把脚伸在地面上那些小圈里套住,平时动作别过快。”这时天上出现五个像鸟一般的飞人。

“这五个人几乎每天都飞,”巴拉诺娃结实说,“其他人只能偶尔一试。五村的两极地区可以容纳五千人同时飞翔,看见是足够的,居民们每天都可以来这里锻炼。”

摩达因刚把手举起,身体就朝后摇晃。他问:“既然这五个人能飞,那别的人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他们具有天生的动作协调性。”

“那我就无能为力了。我只是个服装设计师,我能给人们以服装,但无法赐予人们什么天生的协调性。”

“其实就算是缺乏这方面的才能,人们也照样可以飞行,只是他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我们想请您设计出新颖的飞行服装,吸引更多的人肯上天去飞。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能放慢自旋的速度,从而削弱科里奥利力,把居民村变为真正的家。”

“请您让他们飞得更近一点好吗?”

巴拉诺娃挥动手臂,有一位“鸟人”转了一个平滑的圆弧朝他们飞来。这是位年轻的妇女,他微笑着停留在他们头上十英尺的空中,翅膀微微扇动比已。“你们好,”她问候说,“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巴拉诺娃说,“我这位朋友想看看您是怎么操纵翅膀的。请为他表演一下,行吗?”

那妇女又笑了起来,她先把一只翅膀弯了弯,接着是另一只,然后慢慢地翻了个斤斗。她从原处把翅膀朝后一缩往上升起,飞翼稍稍颤动,两脚自由晃荡。接着翅膀的动作变快,她随之扶摇直上高空。

“简直是在跳芭蕾,”隔了好一会儿摩达因才说,“不过她的翅膀是有缺陷的。”“真的吗?您能肯定这一点?”

“绝对如此。他们就像是蝙蝠的翅膀,可以猜到设计者是处于联想而这样制造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给它们再蒙上一层羽毛?这能吸引人们来参加飞行吗?”

“不,”摩达因微微想了一下说,“也许我们能使飞行本身变得更简单些。”

他从套圈中抽出双脚,用力一蹬就漂浮到了空中。手脚稍一动弹,身子立即朝各个方面晃个不停,最后还是在巴拉诺娃的帮助下才回到地面。

他说:“行了,我可以设计一套飞行的服装。只要有人能按照草图做出来,我就先来试试。我一切没有飞过,这您本人已看见了。如果我将来穿上新服装就能飞去的话,那么别人肯定也能这样飞的。”

“我衷心巴望您能做到这一切。”巴拉诺娃的口气中既有玩笑也有希望。

一周来,摩达因感到在五村过得同在家里一样舒服,他觉得和地球上没有什么两样。

“在第一次试飞时最好不要有很多人来参观,”他说,“我怕万一不能成功,所以只邀请少许负责人来就行了。”

“干脆不请观众来就进行实验如何,”巴拉诺娃说,“我也怕失败会带来负面效应。”

“但要是成功了呢?那将会产生多么强烈的影响啊。”

“请您坦率地说,有几分成功的把握?”

“把握性很大,巴拉诺娃小姐,请相信我。迄今为止你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怎么对头,你们想在空中像鸟那样自由飞翔,其实这非常困难。地球上的鸟是在正常的重力条件下飞行的,而这里却是失重的条件……所以一切应该另当别论……”

实验当天没人在天空中飞,只来了十几位男女观众,多数是各部门的头头脑脑。

摩达因手握微型麦克风,他努力克制激动的情绪说:“先生们,女士们:要想在失重的条件下飞行,就无论如何不能拿鸟或蝙蝠作为榜样,它们只是在重力条件下才能那么飞的。让我们换个角度,从海洋方面来看看:水里的重力影响并不那么明显,它被浮力所平衡并抵消了。我们习惯把在水中失重状态下的飞行称之为游泳。五村这里的重力约等于零。所以这里的空间是为游泳而准备的,不是为了飞行。我们应该模仿海豚的动作而不应模仿老鹰。”

说了这番话,摩达因用脚一撑就离开了地面。他身穿一套极为雅致的用整块料子裁剪做成的服装,既不紧裹身躯,也不拖沓零乱。当他开始倒向侧面并要坠落时,他即使伸手打开一个装有压缩气体的小罐,于是在衣服上顺着脊梁鼓起一条弯弯的鱼鳍,腹部出现一条同样被吹胀的直翅。

他的下坠停止了。

“在失重条件下这能起到稳定身体的作用,每个人都可以朝前下垂或拐弯转角而不必担心失掉平衡。”

他伸出第二只手,接着腿部从膝盖开始也凸起一条鱼尾那样的鳍脚。

“这是你们的推进器,不需挥动手臂就能前进。它使你的速度加快或放慢,只要弯一下身子或颈部就行。手或脚稍微动一下,就能改变飞行姿态。你的整个身体都在活动,运动状态改变十分平稳,不会出现突变。要我说这只有更好:由于所有的肌肉都在参加活动,所以哪怕飞上几个小时也不会感到疲惫。”

他已经更有信心,更轻更快地蹬腿扭腰,在空中尽情翻腾,宛若蛟龙戏水……疾风呼呼掠过他的脸面。现在他担心的却是无法下降了,但他本能地把膝盖朝腹部一屈,顿时感到身体已在转向,速度也同时放慢了。

下放远远的地面上传来阵阵掌声。他的遨游海洋般的试飞成功了,人们也都跃跃欲试。

“您是怎么觉察到工程师的缺陷的?”待他着陆后,巴拉诺娃惊喜地问。

“工程师采取了公式化的做法。他们看到鸟或蝙蝠,就认为翅膀是必要的,只是需要改进改进而已。这是工程师的一贯作风,而我们服装设计师考虑问题就不一样,我们总是力图从总体上来思考,从不可分割的整体上来考虑问题。所以我一下子就注意到飞翼并不适合这里的条件,这说明您找我是找对了。”

“我们将马上生产这种海豚式服装,我相信大家会乐于上天锻炼的。以后我们就可以基地五村的转速了。”

“甚至完全取消自旋。”摩达因说,“我怕大家很快都只想游而不想走了,”他小说,“也许五村的局面们会根本抛弃飞行,就我自己而言,我是只想游泳的。”

在接过事先许诺的支票时,摩达因兴高采烈,说了一句自认为很富哲理的话:

“事实上只有鸟儿才需要翅膀呢!”

2007年4月2日星期一

初稿完成

前两天就改写下来纪念一下的。

一直想写科幻小说,但是好像从来没有真正动笔去写,想法创意记录了一个又一个txt、word,但是"初稿完成"的文件夹却一直孤零零的空在那里,每次看到都很遗憾。

终于,2007年3月29日,值得纪念的日子。我终于写完了我的第一篇科幻小说,虽然是只有两千多字的小小说。以命题作文的形式,请朋友给我出五个词:酒吧,摩托车,路灯,鲤鱼,北斗;花了大概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把他们拼成一个小故事。(我知道些的很差,都没有勇气再读一遍,呵呵。)那天晚上兴奋得我很晚才睡着。

我知道自己文笔不好,书读得少,没有很多文学积累、社会积累,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不是吗?

决定这样子继续试着练习,每周一次。希望自己能坚持。

2007年3月26日星期一

[原创][评论]现实与科幻——再不快点就被丢在后头了

经常会想到这个问题,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写下来。前两天看到豆瓣上有人贴卡尔·萨根的《布鲁卡的脑》的节选:“卡尔·萨根:科学幻想小说——我个人的看法“,深有感触,赶快写了一点东西,怕自己懒到忘了。

(PS1:发现越来越喜欢卡尔·萨根了。呵呵。)

一、科幻小说的保质期。

毋庸置疑,很多科幻小说是有实效性和保质期的。也许正因如此,科幻小说始终挤不进正统的文学范畴,而只是在文学和科学的边缘晃悠。

比如说,过去有很多太空歌剧的小说,尤其在黄金时代,但是现在,无论是中国的本土科幻还是美国、英国等科幻,太空剧渐渐隐匿,消失不见了。某兔子就说,“欣赏黄金时代的作品和欣赏对黄金时代的效仿是两个概念……很简单:他们那个写法,怎么写出新意来?太空现在已经不是神秘的所在了。”(此处引自豆瓣某强贴: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65381/)火星运河、金星人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攻自破,大战火星人的想象当时虽然为每棵欧可惜已经过了保质期。很难想象,写这些太阳系的作家们有什么样的压力呢。那些外太空,比如比邻星、遥远的天鹅星座黑洞、某个星座的某个行星,或者就是纯粹某XXX号星,那里发生了什么,那里有什么人,虽然很难在短期验证,但是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不仅太空类小说如此,很多其他的小说也一样。比如cyberpunk,最初只是电脑、网络等内容,后来融入了生物科技、生化危机的概念,不正是跟着科技发展而变化的么?放眼现在的科幻小说,又有谁可能有凡尔纳的成就——一百年以后,小说里的构思成了现实生活呢?因为现在发展太快了?因为时代不一样了?凡尔纳的时代不也比那之前先进、变化更快么?

二、现实与科幻,谁的脚步更快?谁又被甩到了后头?
记得有一个科幻电影镜头,说的是很多年以后美国纽约被海水覆盖,只有残余的几栋摩天大楼像小岛一般屹立,最明显的“岛”就是帝国大厦——多可惜,写未来的科幻只可能是写过去了。哪个作家能想象得到,作为美国经济标志之一的帝国大厦一瞬间就轰然倒塌了。现实多残酷,让人甚至来不及反应。有人说生活比任何戏剧都更有戏剧性果然没错。或者也可以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像刚才说的,各种太阳系内的探测器使多少幻想胎死腹中。曾经的潜水艇、电视机、火箭的语言,现实中实现了;曾经的机器人,开始走进真实生活;曾经的网络大战、虚拟人生,早已给挂在网上的我们熟知;曾经的人兽混种狂想,现中都实现长大了[见“世界首只人兽混种羊诞生”];曾经的位面、平行宇宙,已经可以从广义相对论、弦理论加上隐藏维度假设中推导出来了。科幻中那么多狂妄、天马行空的想法,现实中已经开始实现了,那么反过来呢?人类可以控制观测的时间已经到了10的负18次方秒了,可研究的最小尺寸已经到10的负15次方米(也许更小)了,中子星和黑洞之间有可能还有一种夸克星了,土卫六上发现甲烷海洋了,……科幻呢?跟上了么?

谁在领头?谁又被甩在后头了呢?


(未完,待续吧)

PS2:发现好久没写过这么长的东西了,真是,话都说不成个了,还想写小说呢,哎~~
PS3:忽然发现学理科的自己并不很擅长逻辑啊。这个混乱的。。。。。

2007年3月20日星期二

美国NASA科学家:地球“海盗”误杀火星生命 zz

信源:中国日报

【八阕】 据《中国日报》报道 一名美国科学家日前提出,30年前到达火星的美国宇航局(NASA)“海盗”探测器可能已经在无意中发现了火星微生物,却又在无意中将它们杀死。

美国华盛顿州大学地质学教授迪尔克·舒尔策-马库赫在7日的美国天文学会上宣读了他的研究报告。他认为,地球细胞的内部液体是盐水,但火星又干又冷,其生命基本形式可能包含着由水和过氧化氢组成的混合物,因为这种混合物能在极低的温度下保持液态,即使冻结也不会破坏细胞,甚至可以吸收火星大气中稀薄的水蒸气。

由于上个世纪70年代技术以及认知上的局限性,美国“海盗”探测器没能识别以过氧化氢为生命基础的火星微生物,相反,可能还在无意的操作中“溺死”或者“热死”这些微生物,仅仅因为它们与地球生命的形式不同。

根据计划,NASA将在今年8月发射“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凤凰”号将使用专业过滤仪对火星泥土进行精挑细选并展开详细分析,从中寻找古老微生物的痕迹。届时,它将对迪尔克提出的理论进行验证。

2007年3月14日星期三

土星最大卫星“泰坦”惊现海洋 zz




图上:卡西尼飞船上观测仪器最新拍摄发回的图像显示土卫六上存在『海洋』。这时土卫六『海洋』与苏必利尔湖比较
图下:NASA公布卡西尼号飞船拍摄到的土卫六雷达图像。

信源:解放网-新闻晨报|编辑:2007-03-14|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八阕】据中国日报报道正在绕土星运行的“卡西尼”号探测器日前有了新发现,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的北极存在几个巨大湖泊,其中一个面积相当于地球第一大湖里海,堪称“海洋”。天文学家3月13日在德克萨斯州举行的“月球与行星科学年会”上公布,美国“卡西尼”号探测器发现,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泰坦”(Titan)上存在可能由液态甲烷或乙烷构成的“海洋”,其中最大一个面积与里海相当。美国宇宙总署(NASA)的卡西尼号探测船拍摄的新照片显示,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泰坦」上存有大片的液态海洋,其中任何一片海洋面积都比北美的五大湖区还大。


美国宇航局“卡西尼”项目小组3月13日报告说,卡西尼飞船上几部高科技观测仪器最新拍摄发回的土卫六图像都显示,土星最大卫星土卫六上可能存在“海洋”。

科学家对于“卡西尼”号飞船的新发现感到兴奋。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在土卫六上存在着由碳氢化合物构成的液体海洋。在它那主要由氮构成的大气层中存在大量甲烷和有机物使科学家们坚信这一点,但长久以来一直缺乏证据证明。如今,卡西尼号终于拍到了这颗卫星上的“湖泊”群。

亚利桑那大学的乔纳森·鲁宁说:“很明显这是液体,这没什么可怀疑的。”鲁宁是负责跟踪“卡西尼”飞船状态的科学家之一。研究者们通过照片和雷达成像找到了在土卫六被浓云覆盖的北极地区至少存在两个“海”的证据。



而在上个月,“卡西尼”号的摄像机拍摄到了一幅类似于里海大小的“水域”照片。虽然没有正式的关于这些“海”是如何形成的说明,但是这个最新发现明显要比曾经有过的关于这个卫星的发现重要得多。

“卡西尼”号飞船目前正在执行由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和意大利航天局合作的关于土星的研究课题。

这一结果证实了研究人员早先提出的猜测,即由于“泰坦”含大量氮的大气层中存在甲烷等有机化合物,它的表面一定有液态烃海洋。此前,“卡西尼”号只在“泰坦”表面发现了若干小湖泊。

研究人员说,“卡西尼”号的雷达探测器发现“泰坦”烟雾缭绕的北极至少存在两处“海洋”。“卡西尼”号上个月发回照片显示,其中一处深黑色“海洋”长680英里,形状不规则,面积至少有10万平方公里,与里海相当。另一处“海洋”面积为前者的五分之一。

其中一个与绵延1094公里、面积39.5万平方公里的里海相仿,而另外一个也有11.9万平方公里,比北美五大湖中的苏必利尔湖和安大略湖面积相加还大。

尽管目前科学家尚不清楚这两片“海洋”中是否全部为液体。但专家推测,鉴于雷达观测到的深黑色外观表明其表面平滑,综合该区域形状等其他特性判断,“海洋”中很可能存在液体,而且此液体很可能是甲烷或乙烷。

亚利桑那大学参与“卡西尼”号项目的研究人员鲁宁说,虽然目前并没有关于区分“泰坦”上的湖泊和海洋的科学定义,但此次发现比以往发现的湖泊要大得多,所以应该被认为是海洋。

新发现让项目科学家兴奋不已,他们已经调整卡西尼飞船上的雷达装置,以便在今年5月再次飞越土卫六时,能够直接从这片海洋区域上空飞过,探个究竟。

外电报导说,天文学家3月12日在德克萨斯州举办的“月球与行星科学年会”上提出,土星卫星土卫二内核的放射物衰变可能为这颗卫星提供了持续热能。如获证实,这意味着土卫二已具备产生生命的三大条件:地下热源、有机物和液态水。

去年3月,飞过土卫二附近的美国“卡西尼”号探测器发回照片显示,土卫二上有类似间歇泉的冰屑和水蒸气喷发景象,表明这颗天体上可能存在液态水,且其地下有可能存在热源。另外,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通过资料分析,认为土卫二南极附近可能存在少量有机物。

2007年3月8日星期四

一个科普群组 blog:“格志 - 一起格物致知”

N天前加入了 “格志 - 一起格物致知”,一个科普型很多人一起的blog,看起来不错。希望自己早点能写些科普的东西出来。太懒了。

因为是个博客小组/小组博客,更新的还挺快。转一个yinzhangqi在豆瓣发的一个介绍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02098/

  “格志”由 yanfeng (http://yanfeng.org/blog) 发起成立已经一周年了,下面是网站的介绍:
  
  “格志从一个群组 blog 开始,现在希望成为一个面向科研人员,学生,和科学作家与记者的社区网站。我们在这里 blog on 科学 blog 圈;分享科技知识,新闻,努力做点高级科普;作为学术交流平台,网络上的 common room。我们欢迎任何对科学感兴趣,从事科学研究或者科技新闻报道的人参与我们,让这个地方变得更有用有趣。”
  
  我从格志成立开始就加入了。经过一年来大家的合作,现在格志已经发展得比较活跃,内容也很丰富了。主要涉及到物理,数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格志的作者们大都正在其中某个领域做研究,格志对科学的新进展反应是非常迅速的。
  
  格志的网址:http://gezhi.org/
  格志在豆瓣的收藏页:http://www.douban.com/subject/9018875/

==================

好像之前还听说有个赛博,取得是science-blog的音译,好像也是个科普型blog,以后可以去看看。

看到国内有这样的博客网站,不错不错。(主要是自己孤陋寡闻,呵呵)

2007年2月28日星期三

[短科幻] [翻译]: Collector’s Fever by Roger Zelazny

想不起来写什么好,最近却是越来越忙了。总觉得有一堆事情积压着,也跟自己总是拖拖拖拖到最后的性格有关系吧。懒得写新的日志,去豆瓣上找以前发的帖子想转个来着,才发现,我发的贴也好少啊。果然是懒人(嗯,还好不是烂人,呵呵)
===========================
Collector’s Fever by Roger Zelazny  
 
狂热收集者
  作者:罗杰•泽拉兹尼
  翻译:水龙吟
  
  “你在这儿干什么,人类?”
  “说来话长。”
  “太好了,我就喜欢长故事。坐下来说说。 不——不是坐我身上!”
  “对不起。好吧,这全是因为我叔叔,那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家财万贯的——”
  “打住。‘家财万贯’是什么意思”
  “呃,就是很富有”
  “那‘富有’呢?”
  “嗯。有很多钱。”
  “‘钱’是什么?”
  “你还想听这个故事的,是吧?”
  “想听,但我也想听明白。”
  “对不起,岩石,我恐怕自己也弄不明白。”
  “叫我石头。”
  “好,石头。我叔叔是一个很重要的人,他本打算送我去太空学院,但是他没有。他认为自由主义的教育更好。因此他送我去他的母校主修非人类人性学。你都听明白了?”
  “没,不过并不一定非得理解才能欣赏。”
  “跟我说的一样。我从来都不理解我叔叔西德尼,但是我欣赏他的残暴的品味,他的鹊鸟般的直觉以及乱管别人闲事的做法,我很欣赏这些欣赏到反胃 ——除此之外我什么都做不了。他是个食肉性的老家族纪念碑,而且喜欢他自己的做事方式。不幸的是,他还有整个大家庭里所有的钱——因此,就像zzn之后是 xxt[1],他总是有,并且按着他自己的方式做事情。”
  “钱肯定是相当重要的东西。”
  “非常重要,以至于能送我穿越一万光年到这个不知名的世界,这里刚被我顺便命名为砀黑尔[2]”
  “这种低高度飞行——或者叫哉特[3]——是一种很重的食者,因此要飞这么低……”
  “我知道这种生物。不过,那是一种苔藓,是吗?”
  “是的。”
  “好。那么打包就不成问题了。”
  “‘打包’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把某个东西放在一个箱子里,把它带到其他地方去。”
  “就像搬家一样?”
  “对。”
  “那你打算打包谁?”
  “就是你,石头。”
  “我可不是那种可以滚动的类型……”
  “听着,石头,我叔叔是个石头收藏家,明白吗?你们是这个星系中唯一一种有智慧的矿石物种。而你,又是我发现的最大的样品。你明白了吗?”
  “是的。但我不想这样。”
  “为什么不?你会成为他的石头收藏里的统治者。就像一个盲人王国里的独眼人一样[4],如果我可以冒昧的用这个不太相称的比喻的话。”
  “请不要这样做,不管那是什么。这听起来糟透了。告诉我,你叔叔怎么知道我们的世界的?”
  “我的一个导师在一个古老的太空日志中读到这个地方。那个人是个古董太空日志收藏家。那个日志原来属于法黑尔船长,几个世纪以前他曾降落在这里,跟你们的人民有一段很长时间的交流。”
  “好心的老伏尔韦泽•法黑尔,他这些日子过得怎么样?代我向他问好——”
  “他死了。”
  “什么?”
   “死亡。过期。布乐。去世。抵爆[5]。”
  “噢,天!什么时候的事情?我相信那肯定是件感觉上很重要的事件。”
  “我说不清楚。但是我把这件日志的事告诉了我叔叔,他决定让我来寻找你。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在这里——他派我来的。”
  “实话说,我很感谢你的赞美,但是我不能按你说的做。我已差不多是抵爆的时间——”
  “我知道,在我将法黑尔日志拿给我叔叔西德尼看之前,我从日志里读了很多关于你们抵爆的事情。我把那几页撕了下来。我希望你抵爆的时候他能在跟前。然后我就可以继承他的钱,然后用所有奢侈的方法来补偿我没有上过太空学院的损失。首先我可以开怀畅饮,然后要有很多情人——或者,也许我最好用其他的方法……”
  “但是我想在这里抵爆,在这与我一直紧密相连的地方。”
  “这是把铁锹。我会使你们不再相连。”
  “如果你敢,我立刻就抵爆。”
  “你不行。我们开始谈话之前,我就测量了你的质量。至少还要8个月,按地球条件的话,你才能达到抵爆状态。”
  “好吧。我刚才说谎了。但是你就没有同情心吗?我已经在这里呆了几个世纪,从最开始我还只是个小小的鹅卵石,就像我父亲那样。我小心翼翼的增加我的原子收藏,建立起这附近最好的分子结构。而现在,我就要抵爆了却要被攫出去,这,这简直太没石性了。”
  “也没有那么糟了。我保证你会收藏到地球上可能得最好的原子。你会去其它石头从没有去过的地方。”
  “小小的安慰。我想见见我的朋友。”
  “我恐怕这不行。”
  “你真是个残忍的人类。我希望我抵爆的时候你就在周围。”
  “我打算在那之前就躲得远远的,那将是我奇妙的放荡生活前夕。”
  在砀黑尔亚地球的重力下石头很容易被滚到了太空轿车的旁边,被打了包,然后,借助一个绞盘,被放进一个原子反应堆的隔间。事实上,这是一个专为短程旅行的运动型太空轿车,是它的主人专程定做的,里面去掉了很多防护罩。也正是这个原因石头感到一股突如其来的像猛烈的醉酒般的燥热,立即向它的收集中加入选择的东西,当场抵爆。
  他迅速增长壮大,然后在砀黑尔的平原上扫出一阵巨浪。一些年轻的石块从灰浊的天上落下,为他们的诞生的疼痛发出一阵哀号声,弥漫整个群落。
  
  “聚变死亡,”在一阵静寂之中,很远处的一个邻居评论说, “比我想得快多了。感受一下焰火后的温暖。”
  “真是个漂亮的抵爆,”另一个同意地说,“做个收集者小心点总没错。”
  
  
  注:
  [1] (译者也不太明白)可能是指曾经流行的一种游戏,类似七巧板,zzt之后是xxn(?),表示因果关系。
  [2] 此处原文为“Dunghill”,意为垃圾堆,这里音译。
  [3] 此处原文为“zatt”,应为作者杜撰词汇,是“砀黑尔”上的一种生物的名称
  [4] 此处指英语谚语,“盲人国里, 独眼称王”。
  [5] 原文为 “Blooey”和“Deeble”,应为作者杜撰的词,此处翻译为自造词“布乐”、“抵爆”。由下文知这是“砀黑尔”星球或其他星球的语言,表示死亡。

================
很巧的是,几乎同时无机也翻译了这篇,对于我来说正好是个学习的机会。可以参见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00014/,里面还有原文。

2007年2月25日星期日

正在看一小孩写的《爱神比死神更冷酷》

很少看长篇的小说,更不要说是一个比我还小的小孩写的了(恩,容易伤自尊的)。但是看过这篇的评论后,没忍住,还是找来看了,原因只有一个——人鱼。确切的说,我的人鱼在我脑子里肚子里翻滚了那么多年,一直没有勇气和毅力写出来,忽然听说有人写了一个故事,好像和我想写的很像,让我怎能不紧张?当然要找来看看了,同时,说不定可以激励以下自己呢。

看了一半了,故事和我的人鱼故事不一样,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但是,都是人鱼(那篇叫鱼人,whatever),都是海底智慧生物,避免不了的共性。作者写的还是很不错的,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等等,有前途阿。

现在边看边写评论,对自己也有好处吧。学习学习嘛。都看完了再把评论发出来吧。

PS:听说书是自费出版了,不知道最后销路如何,书写得还不错,只可惜出书这种事,要宣传,难啊。

2007年2月23日星期五

☆★转载+收藏★☆ 崔西.希克曼的写作指导

很不错的一篇,以前读过,今天查一个东西的时候忽然又想起来了。嗯,好东西要自己收着。:)
=========================

1.1何从着手

当我上中学四年级时,我决定创作我生平的第一部书。

我确信写书的方法就是每天写几页。这样过上一段时间以后,你就有足够的篇幅可以组成一本书了。

于是我拿出铅笔和稿线纸开始写作。

“X-1

“我被分佩(asiand)到一艘去逐(desrouer)舰,X-1上。她长得和一般的船差不多。

“在水中她长240英尺,高50英尺,全副武装地准备投入战斗。

“三月一日,我们准备出航,真是令人激动的一天!我们正在吃饭,这时红色警报响了!我们都跑向我们的岗位。

“当我跑到时船员们已经准备好了开始战斗。50架飞机从西面飞来,我们不得不启航。

9点钟,25架飞机已经被击落,其它的都逃跑了,但我们非常孤单,因为我们是舰队里最大的船。”

(顺便说一句,写这些时我还没学到编辑的价值。我已经写到了我伟大的英雄史诗的第二页——我四年级的稿线纸上的格子可真是够宽的——该是时候继续了!)

“许多天过去了,什么事也没发生,接着又过了几周,接着有一天,“见长(Capten),雷达上3点钟方向有潜艇,完毕。”我跑向控制室,对着话筒喊道: “发出识别信号,完毕。”没有回答,“见长,声纳显示3点钟方向一号鱼雷出现,当然,2号鱼雷也……”轰!一声巨响!接着从西面又扑来20架飞机!我们奋力战斗,但是,我们失败了。”

非常令人激动,但是……

当我四年级时,在我的海上传奇的第二页,我的创作第一次陷入了困境。我的船沉了!我的传奇故事里的英雄带着我的故事一块儿沉到了海底!我试图用下面的段落挽救我的书:

“我们被打得很惨,船随时都会沉没,于是我们上了救生艇,被潜艇抓住,把我们投入了监狱,我设法逃了出来,又被分佩到另一艘船上。”

但这不行。就在那里,就在犹他州奥格登市(Ogden,译注:在犹他州首府盐湖城北面,韦伯州立大学所在地)

自从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放弃成为职业作家的梦想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我之后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学到了写作几乎各个方面里的结构:句子结构,段落结构,写作结构,甚至还有故事结构本身。我学到了写作的技巧,以及故事和角色的本质。我学会并搜集了这一行用到的工具,并坐下来写了第一本真正意义上我自己的书。

直到那时我才意识到:那个四年级的小男孩实际上已经知道一些重要的东西。

在所有这些技巧这些学习这些准备之外,最终还是一件事…………你每天都得写几页。

我想很多人都忽视了一条写作的规律。你必须工作,而这就是工作。那种田园式的幻想,认为作家都是沉湎于苦思中,直到被他的缪斯女神拜访迸发灵感,草草涂抹出几句光彩夺目的句子,然后又退回苦思中的罗曼蒂克式的幻想,全是些毫无意义的废话。绝大多数我认识的作家——包括我自己——都是按照计划写作,否则他们最终什么也完成不了。

这就是关键所在,对自由职业者来说,写作就是职业。这是工作,无可否认,这是一项有创造性、开放式的、令人激动、也令人灰心丧气、令人抓狂、又令人愉快、令人抑郁、偶尔还令人有些神经质的工作……但归根结底,这还是一项工作。

写作最初的《青铜圣歌(BronzeCanticles)》(译注:这是Tracy和Laura合作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一套系列小说)的经历就是一个我如何获取在现实世界中写作经验的绝佳例子。

最开始,在所有的计划、大纲和纸面背景工作之后,是实际的开始在稿纸上写字的工作了……或者是在计算机上敲字存入文件的工作。所以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建一个新文件,并设定好格式。

这一步之后,每个人都不一样,你也可能有你自己的习惯。比如玛格丽特就喜欢把每一章单独存成一个文件。我则习惯把整本书的内容写在一个文件里。

我打开这个新文件,键入页面的标题信息和我的代理商信息——这些都是一本小说的封面所必需的东西。

我使用的是微软的Word软件(我想我是从Word5.0开始用的),马上就切换到大纲模式。接下来我按照场景、设定和题目划分出章节。正是在这个阶段,我得到了故事大致流程的感觉,并且对章节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对我来说,我通常知道我的小说的长度会在40到50章之间,每一章大概有10到20页。这就是我写作的方式。我喜欢这种方式,因为我鞭策自己每天写一章。这就是我给自己定下的纪律:每天写完一章(还记得前面的每天写几页吗?)。我知道根据合同,我的小说必须要在10万到12万字之间。这就是说如果每一章有 15页的话,我的手稿每章会在40多页左右。

现在Word文档已经建立了,每章的标题也都在大纲模式下设成了自动获取序号,这样如果——或者说当——我要重新安排章节时,Word会替我照看好章节序号的,我准备好开始写作了。

然而不幸的是,这时却恰恰是我非常郁闷的时候。

对我来说,开始写一本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我知道当我完成的时候,我会用两个厚厚的大夹子来装大约700页的双线稿纸。盯着这些空空如也的文件夹,同时心下了然我将要用我的手指敲出来的字来装满这些夹子的前景实在是让我不寒而栗。我不禁寻思我到底该怎么做。

然后我记了起来:每天写几页。

接下来我所做的事就是制定计划。我可以每天写一章,但我也知道生活中经常会有些事情来打扰写作。我掌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这意味着我得留出时间来支付账单,规划收支。我自己生意上的其他一些方面也需要时间:和编辑、代理商、会议组织者的谈话,以及不定期的新闻邮件。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生活上的事情也需要注意:处理垃圾,整理床铺,下厨弄饭。劳拉和我一块儿写书,我们也共同分担家务劳动。除此之外,还要维护房子和汽车。我们的两个孩子还需要我们每天开车送往学校并支持学校的工作,比如检查他们的家庭作业。最后,还有节假日里最伟大的家庭责任,团聚和其他一些活动。

所有这些生活常事都是重要的,所有这些事情也都需要时间。我猜想有些作家会认为他们必须为他们的“艺术”牺牲一些事情。但我不。我看不出脱离生活当个旁观者有任何可取之处。

所以我必须安排我的时间。当我今年开始安排计划时,我意识到我的儿子从巡回团里回到了家中,而我的女儿则要到另一个州去找工作(译注:Tracy和 Laura共有四个孩子)。我将要度过我的二十五周年庆典(译注:25周年反推的话是1977年,照此来看这里的庆典应该是指Tracy和Laura结婚 25周年的庆典),最大一次的在鲍威尔湖的年度家庭大团聚,还要参加两次大型聚会。

我们的书要在11个月内交稿。当我开始在日历上标出各章节完成计划时,我意识到这个日程表可真是有得瞧。不只因为时间很短,而且因为日程上显示章节之间会几个无法避免的长期中断。这意味着把小说放到一边,让我的创作情绪完全冷却下来去做另外一些生活里的事情,然后又试图重新找回创作的感觉继续写下去。

这样并无帮助:每天坚持写几页。

在开始写作《青铜圣歌》的第一稿时,我感觉已经被源源不断的灵感包围了。紧邻书桌的墙上8*4英尺的木板上布满了新世界的地图和人物肖像。我的大纲就在手边。我的文件夹整装待命只等接收稿纸。

第一天,我开始的时候脑海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每天写一章。不去想横亘在我前面的那39章,只专注于我眼前的这一章。

随着工作的继续……事情变得不对头了。算算看,事情总是出错。有时候是小说的问题:某一章就是写不好,或者它的位置不对,又或者你写了一些错误的东西不得不全部推倒重来因为它就是不对劲儿!还有些时候不是小说,而是生活上的一些问题:我的儿子不但回到了家中,而且订了婚,还决定要在我们的小说的创造过程正中间结婚。关键之处在于,随着写作的进行,你必须根据事情的改变随时改变计划。这就像那句关于战争计划的古老格言:一旦真的接触敌人之后,没有一个计划不乱套的。

这样并无帮助:每天坚持写几页。

于是我开始写作,把打印出来的章节交给劳拉。她做的是后期工作,她仔细阅读着故事和细节,我可以感觉到她办公室里的红墨水涓涓不断,但我现在还顾不上考虑这些。在全书完成之前,我不会回过头去修改。我喜欢一直朝着故事结尾写下去的风格。如果我发现一个被我在第6章杀掉的角色在第9章又突然活了过来,我会抓过我的红笔,在第6章的空白处做个附注,然后继续写第9章。我觉得在我把全书作为一个整体理解清楚之前,任何在这时做出的改动都将会引发连锁反应。所以只有在全部完成后,我才会回过头来和劳拉一起工作,并重新对整本书做出修改。

每一天我都面对着新的一章。我尽量将自己置身于尽可能多的故事中。墙上有故事的地图,还有我的那些角色,当我工作时,我会播放一些特定的乐曲。有时候我会播放得非常大声,就像把整个世界都排除在外面一样。我的家人都知道,当我办公室的门关着的时候不要进去,因为那意味着我正在工作。如果他们真的进了门对他们可能也没多大好处,因为我通常是如此沉溺于故事中,以至我极少注意到他们的存在。劳拉偶尔会在这种时候进来问我一个问题,她告诉我说我回答了她,但我根本不记得她问过我问题,也完全不记得我回答了些什么。

一旦我完成了当天的章节,我就把它打印出来,并且打孔装订好,无比关爱地放入我的文件夹中。我还会再打印一份交给劳拉,任由她的红笔屠戮得血流成河。然后我检查一下我在Outlook任务表里设置的章节计划,并拷贝已经完成的全部内容到软盘上做个备份。直到此时我才知道我的工作日结束了。

有些日子——比如两天前——非常美妙,文字就像流下山间的溪流一样喷涌而出。还有些日子——比如昨天——文字的出现则象拔牙一样无比痛苦。不管那一天是长是短,是困难还是轻松,我都知道我面前的一条规则:

这样并无帮助:每天多写几页或是一章。

于是,有一天,我在小说的最后一章结尾写下了“完”这个字。在我所写的每一本书里,这个词总是让我惊奇。我看回去并想着……真的结束了?所有的这些日子,还有所有这些堆在我桌上的稿页,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完成一本有你自己大名在上面的书真的是一件非常具有冲击性的事。这给了你一种不朽的感觉:一种某种程度上你创造了一样即便在你身归黄土之后还能长久存在的东西的感觉。完成一本书足以令你自豪,还有当这本书出版后将带给你的小小名声,即便当你初出茅庐时出版书的收入并不会很多。当手稿完成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些让我们遐想连篇的事情。接着我意识到我们是在写三部曲!现在该是浏览大纲,设定文件,并开始盯着另一套空空荡荡的文件夹的时候了。

我知道我能做得到,但那是因为我在四年级时学到的经验教训。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作家,我也把经验郑重推荐给你。你并不需要离群孤索,象个隐士一样住在湖边写作你的恢宏巨著。

只要知道这样并无帮助:你只不过得每天写几页而已。

(下一节:我们将探讨一下出版一本书的过程,以及为何一位伟大的编辑——随之而来的是非常多的红墨水——是一个作者该如此感谢的。随后,在一月份我们将看一看职业写作的一些问题,比如:什么是代理商?我是否需要一个代理商?我到哪儿找个代理商?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作者是怎样得到报酬的?)

2.1对灵感的无尽搜求

(原注:本文是对那个最难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所作回答的一系列短文的第一篇。正如劳拉和我为时代-华纳所作新书的创作步骤一样,这一系列短文将包含我们对创作的不同阶段的反思。)

最初的……是灵感。

“灵感”(有时候也被称作“点子”),是一切故事开始的决定性步骤。它象种子一样是故事所有分支展开的根源。它是其他所有部分的基础。

人们经常问我们:“你是从哪儿得到灵感的?”对那些富于创造力的人来说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问题。比如史蒂芬?金有时就回答说来自“克利夫兰”(译注:他的住处)。

事实上,很难说出灵感确切来自何处。当你苦思时它们很少出现,在你最需要时它们经常犹抱琵琶半遮面。它们经常在稀奇古怪的时候悄悄而来:午夜十二点是它们最喜欢出现的时刻。它们又经常象来时一样从我们的记忆中飞逝而过。它们是打了就跑的专家:

它们在最预料不到的地方一现即逝。所以我总是力图在任何地方都备有纸笔,包括我的床头柜,以便在它们逝去之前能捕捉并且记录下它们。

我还记得玛格丽特?魏丝有一次从迪斯尼乐园里给我打来电话,顺便说一下,迪斯尼乐园倒是我们俩都喜欢的搜寻灵感的地方。她那时突然有了一个关于《死亡之门》系列的点子,一定要马上告诉我。我想她必须立刻告诉我,这样才能首先分享这个发现,其次也才能开心地度过那一天剩下的时光,不用担心会忘记这个点子。

也许这正好例证了一个观点:分享的点子才是记得住的点子。从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和劳拉和玛格丽特讨论更能深入地澄清点子的概念……甚至产生新的灵感。如果你和其他人有着良好的关系,那么和他们讨论的反馈信息能令你原始粗糙的点子变得更完美,即便其他人只是出于礼貌倾听,和他们谈论的这个行为本身也能更加澄清你的点子。

灵感经常源于“如果……会怎样?”之类的问题。这类问题对我来说意味着三个紧接的问题:“为什么?”“怎么样?”以及“结果会怎样?”。如果魔法被普遍接受而科技转入地下活动会怎样?(黑暗之剑系列);如果天界的秩序就是世上的混乱而天界的混乱才是世上的秩序会怎样?(预言玫瑰(RoseoftheProphet)系列);如果世界被分成了土、火、风、水四种元素又会如何?(死亡之门系列)

如同“如果……会怎样”一样重要,紧接的问题经常产生一个点子最引人入迷和最具独创性的方面。死亡之门系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初的问题是“如果世界被分成了土、火、风、水四种元素会怎样?”为什么?因为一些大的灾难事件造成了分离,也许是为了掌握世界的霸权。怎么样?那就一定是沿着这条线索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产生的,

也许是拥有强大精神力量或是魔法的相互对立的集团造成的。结果会怎样?这样的灾难必将令文明极大地倒退;四个部分都将会产生其独特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结构。

灵感也许的确会毫无迹象地来临,不过与其他守株待兔的人相比,你仍然可以作一些事情、到一些地方去找灵感。灵感常常产生于其它点子。你可以读书……阅读其它以及一切东西。一个写手必须经常阅读以发现那些还未成型的灵感。死亡之门系列的灵感就产生于我阅读量子论和混沌理论的过程之中。历史和传记是产生灵感的理想来源。我还经常到我收集的DVD中寻找灵感,我还比认识的绝大多数人都更经常去电影院以寻找新的点子。

(顺便说一句,我很少在纯商业性的电视连续剧中寻找灵感。它们都太公式化了。牛顿?米诺(NewtonMinow),联邦通讯协会(FCC)的主席就说过“早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电视就是贫乏空洞的代名词”。从那时以来,除了一些极个别的案例,这种趋势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你想知道的话,我现在唯一在看的电视连续剧是 “西翼(theWestWing)”。你也许会在观看“朋友(Friends)”或是“辛菲德(Seinfeld)”重播时找到灵感,不过对我来说它们全都大同小异。)

当你在找寻灵感时,具有开放的思想也同样重要。你必须善于接受新的点子以抓住它们。在我的一生中,我发现“勤加发问,慎作结论”不但有益于发现新的灵感,对于生活本身也同样重要。

很多人都害怕看别人的电影电视书籍或是音乐会令你自己的点子受到影响。如果你本来就想全盘剽窃别人的概念那么结果当然会那样。如果你看《魔戒之王》并且发问“如果魔戒变成魔手套会是怎样?我们可以搞一个《魔手套之王》!”这样想的话你不会发现一个真正的灵感。所有你的所作所为只是重温托肯恩的思想,到头来还会面临一大堆法律诉讼。但是……如果你以下面的发问开始,事情就会不同了:“如果魔戒变成魔手套会怎样?为什么?嗯,就象一个具有装甲功能的攻击性护手。(突然我们已经接近《魔法女干探(Witchblade)(译注:前些时候卫视国际台有播出过)》了)怎么样?也许这个手套充满了每个戴过它的人的力量,以及每个戴过它的人的灵魂,这也是它神秘力量的来源。结果会是怎样?它会是一个神出鬼没的魔法手套。”

然后我们会再度对最初的问题发问……如果这个魔法手套不再是被诅咒之物,而想通过做一些好事来释放它所禁锢的灵魂,如此拯救灵魂而不是毁灭灵魂将会怎样?为什么?因为它拥有一个灵魂一直想获得解脱。怎么样?它必须寻找一个纯洁的人,象亚瑟王的神剑一样,从诅咒中解脱出来。

我们可以称之为“魔法手套的旅程”,以暗示一系列艰险的任务,最后才能把它从诅咒中解脱出来。

现在我们来看看我们得到了什么……一个和托肯恩完全不沾边的故事,但却是源于《魔戒之王》的故事。

哇……现在我真希望我没有公布这个点子!看起来它会是一套很不错的系列!

让灵感生根发芽会需要更多的关心,就象野营时生火一样。也许你只是从小小的火舌或是火星开始。你必须首先添加几片枯叶或是小树枝,让它慢慢变大,之后才能让它成为熊熊燃烧的篝火。下一次,我们会探索把最初的点子发展成具有更坚实定义的结构的过程。我还会指导你使用一些曾经帮助劳拉和我把点子变成书籍和游戏的工具。

2.2职业工具

在上一部分,我勾勒了一个假想的故事《魔法手套的旅程》,以展示基于《魔戒之王》应用“如果……将会怎样”的技巧你将得到怎样一个独特的全新故事。想到我竟然已经把这么一个酷死了的故事的构思公诸于众后,我不禁甚为哀叹可惜。

在阅读了上一封新闻信件后,西斯(Siece),一位新闻信件的读者,给我来信写道:“我赞同……这看起来不象是一个好主意,为何不用某种方式继续呢?让我解释一下,根据你的新闻信件,你将在后面一系列短文中向我们展示灵感是怎么来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发展的,既然如此,与其在每个阶段都展现另外一个点子,为何不就沿袭同样的一个点子?这样会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一个点子到底是如何随着时间发展改变的,而且,作为额外的奖励,也许还能让他们得到一个特别的只有爱好者才能享受到的新系列故事的简介。”

嗯,西斯,我非常赞同。所以这里我们将继续发展探讨我们令人激动的、崭新的、也是还并不存在的巨著:《魔法手套的旅程》。

在我们开始创作之前,我得拖过来我的工具包,清理上面的灰尘。我需要这些工具帮助我创作,对我来说,它们就像锯子和锤子对木匠而言一样重要。我今天将花费几分钟和你们共同分享它们。它们也许并不是你所需要的工具,但我却是一再三使用。

(作为纪录,对下面我提到的这些公司和其产品,我并没有收到任何赞助协议。唯一的例外也许是ScreenplaySystems,它们有时会发来免费的更新资料,这样做真是非常慷慨大方——不过我以前倒是自掏腰包购买过它们的产品——有时甚至超过了我的实际需要。我只是想要你们知道我的立场。)

在我工具包的最上面是我的字处理软件……别惊讶,这年头每个作者都需要这个。我使用微软的Word来创作我的书。我记得我的每本书都是使用Word完成的。它的后台处理能力非常方便,我尤其喜欢它能提醒我一个我拼错的字该怎么写。这些年来Word实际上增强了我的拼写能力(不是全部,但的确有帮助)。 Word是我的老朋友了。

还有一些工具,我却是刚刚发现它们非常有帮助。我认为它们也是我工具包里的强力工具。

第一个强力工具是Dramatica(译注:这是上文提到的Screenplay公司开发的一套写作助手软件)。我一旦勾勒出了一个故事的大纲,我总是用 Dramatica来检验故事的内部结构。对我来说,在我开始写作之前,检测故事的内部结构以及角色的人物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许多人对这个过程都有所误解:这一步并不是写出你的故事。它的作用是让你明白你的故事里有什么样的漏洞,你的人物在哪里太弱或者干脆消失了,以及哪里你需要考虑修订故事基础来构建更强壮的结构。

Dramatica是一个非常昂贵的软件(译注:269美刀),对你来说也许根本不适合。Screenplay 的那帮家伙们也知道这一点……这就是为何你可以从他们的网站上免费下载一个试用版的原因。演示版和完全版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使用演示版你不能存盘也不能打印……但你当然还是能知道所有这个工具能带给你的东西。

所有这些都基于Dramatica……你可以在http://www.dramatica.com找到这些内容。一旦我有了灵感,我喜欢将它变得更具体化。综合的故事概要是不错,但就像你们也许已经猜到的,世界的设定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为何是这样的?门是圆的和绿色的对故事来说真的那么必要吗?古代的帝国为何消亡并留下怪兽栖身的废墟让我们闯入真的有人关心吗?所有这些事情对故事来说真的必要吗?也许对故事来说并不太重要,但的确对某些角色来说非常必要——对我来说,角色人物才是故事围绕的中心。小山上的一座发霉的旧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角色是如何看待这座塔的。事实上,角色的感觉和社会、神话以及他们所生活的世界是紧密联系的。我们的角色的行动如果要合乎情理,他们就一定是来源于某种动机……这些动机则经常是由事件所发生的世界赋予了内容和含义。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可信的世界。下面一个强力工具是FractileTerrain,一个我用来和劳拉塑造我们的新系列小说的世界的工具——我们也将用来塑造我们的《魔法手套的旅程》的世界。

安东尼(Anthony),一位新闻信件的读者问道:“地图是必须的吗?如果我试图创造一个容纳我的故事的世界,地图是否一定是必须的?如果是的话,怎样才是创造一个可信的世界的最好的方法?创造世界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也是除了在网格纸上创造大城市之外我唯一被困住的问题。”

FractileTerrain是一个易于使用的工具,也是快速构建世界的超强工具,而且可以构建不但是宏观的世界,也可以用来构建具体入微的世界。

我有一次和奥森?斯科特?加德(OrsonScottCard)(译注:《安德的游戏(Ender’sGame)》的作者,雨果奖和星云奖得主,网上已有《安德的游戏》的译文)一起参加一个研讨会,斯科特说他在奇幻和科幻世界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它们的地图看起来总是象一幅“我的暑假地图”。这些世界缺少细节,余地,现实以及史诗的氛围。如果你从这个观点来看托肯恩的地图,也象是你一次周末出游能画下来的地图。

FractileTerrain产生的是世界……一个可以从全球范围不断深入一直到细枝末节的世界。气候,温度,降雨,植被……这些都自动根据默认的参数或是你改变的参数安置到你的地图上。你打开这个软件就可以立刻开始创造世界。

FractileTerrain 真正的强大之处还在于它是如何能和另外一个Profantasy公司的工具CampaignCartographer2(CC2)协作工作。 FractileTerrain实际上可以将地图输出为CC2的格式……从而让你获得你的世界的难以置信的全彩地图集(而这些都是动态链接的)。

一旦产生后,接下来你就可以深入到你的地图集里并做出修改,作上标签,获得令人惊异的收藏。这种联合对于实际展现一个世界真的是具有令人惊异的作用。

(译注:FractileTerrain网址:http://www.profantasy.com/products/ft.asp,CampaignCartographer2网址:http://www.profantasy.com/products/cc2.asp)

还有一些我用到的其他工具……AdobePhotoshop和Illustrator在我将构想变成图纸的过程中大有帮助。我有时还倾向于使用写生簿,甚至使用铅笔和纸张帮助我更好地获得并记录灵感。

总之,最好是当你需要一些工具时它们能就在手边

3.故事结构(第一部分)

3.1故事的精神

欢迎来到希克曼和柯蒂斯的故事结构研讨会。

我是崔西?希克曼,从1982年以来,鄙人已经作为作者或合作者出版了超过50本的小说,并曾数次荣登纽约时报最受欢迎的作家名单……其中也包括了今年五月份刚刚出版的小说《逝月之巨龙(DragonsofaVanishedMoon)》。

自从我开始我的职业写作生涯以来,劳拉就一直是我的合作者。我们于1977年婚后不久就开始合作,在我们第一套公寓餐厅的牌桌上共同完成了一些游戏模块。她从那时起就是我的故事和写作顾问。最近,随着我们孩子们的成人,我们刚刚重新找到了一直以来共同期盼的合作机会。劳拉和我刚刚与时代-华纳公司 (Time-Warner)签署了一项三本一套的奇幻小说合约……我们正处于第一本的工作过程中。

今天的研讨会名字叫做故事结构,一次将会深入到隐藏在神话、传说和奇幻之下的底层结构的旅程。我们将会带领你以从未有过的视角重新审视故事,并剖析神话的根源,分析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的底层结构。

有什么比从开头更好的出发点吗?

◎神话的重要性

“最开始……”

“从前……”

“缪斯女神低声吟唱……”(译注:摘自《希腊神话故事》)

“哦,幸运的国王呀,我已被影响……”(译注:摘自《一千零一夜》)

“那是最好的时光,那是最坏的时光……”

所有这些都确立了神话重要性的主调。

这些开头带来了如此之多丰富了我们生活的精彩故事。每一个都带有不同的信息,每一个都传递了深入真相的不同视角。你也许认为这些见解是基于不同的文化,是由于它们所源于的不同社会而各不相同。

实际上,虽然它们在细节上颇为不同,它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基础。它们或许在细节上颇为不同,对神话而言,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

◎神话的共同基础

…… 神话是一个神秘的开端,无穷无尽的宇宙能量籍此涌入了人类的文化表现中。宗教,哲学,艺术,社会形态下的原始和历史的意义下的人,对科技的最初探索,睡眠中闪现的梦境,这些都源于最基本的、神秘的神话。——约瑟夫?坎贝尔(JosephCampbell,译注:美国神话和比较宗教学家),《千面英雄 (TheHerowithaThousandFaces,译注:坎贝尔的神话研究专著)》

我们对神话的渴求源于内心深处……深深嵌入在我们基因结构之中……是引导和操纵我们的系统的一部分。神话是我们观察周围世界潜在的眼睛。

事实上,我们内心对于神话有着如此强烈的需求,如果我们所处的社会或是我们信仰的宗教或是我们所属的家族不能提供一个神话的话……我们将自己创造一个神话,或是从别处吸收来。黑社会就是一个例子。

我们还可以从《雷电堡(Thounderdome)》中看到这样的实例。那些孩子没有他们自己的神话,于是他们就自己创造了一个。(译注: Thounderdome是影片MadMax的第三集。MadMax国内有译作《疯狂麦斯》的,也有译作《开路先锋》的,这部片子不但捧红了主演梅尔?吉布逊(MelGibson),同时也令导演乔治?米勒(GeorgeMiller)声名赫赫。在Thounderdome中,主角流落沙漠中时被一群居住在世外桃源里的野孩子所救,还被视作了传说中的神。顺便说一句,第三集中蒂娜?特娜(TinaTunner)也有出场,电影原声大碟风靡一时)

作为作者,劳拉和我都觉得有责任深入触及这些隐藏在内在主题之下的真相,并将这些事实在我们的故事中表现出来。

3.2含义的追寻

这些内在的主题……这些我们带来的故事可以有多种形式。一部分我们对于世界的内在观感便形成了一个故事。这并不是说外部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只是说我们试图用我们内在的故事结构来套取外部世界。

感觉较之现实

“较之一个较小的谎言,群众更倾向于相信一个较大的谎言,”希特勒如是说。单就这个观点而言,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也许倒能证明之。

世界:复杂

我们身处一个复杂的现实世界里。只是最近在混沌理论和量子力学上的发现才让我们了解到宇宙到底有多么复杂——同时是多么的壮观庄严。

我们所感知的世界:故事

姑且不论我们对周遭复杂世界的理解——以及我们对真正完全了解的无望——我们还是努力按照我们的意图来对观察到的每件事套用故事的结构。请注意最近的新闻报道中几乎总是“故事”而非“事实”的用词。那是因为事实总是太复杂,以至很难获得……而且人们总是更乐意听一个故事,而非事实。人们想要被告知的是某事 “意味”着什么,而非“事实是”什么。

这就是故事的目的。

3.3故事含义:观点的具体化

我们的意识倾向于将世界当作一个故事来观察。“你的故事是什么(What’syourstory)?”我们会这样问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我们倾向于把安然公司(Enron)的破产案当作一个希腊悲剧来观看。我们也倾向于希望看到肯尼迪总统处于象亚瑟王的传说一样的背景之中。

我们非常喜欢约瑟夫?坎贝尔——一位神话学家的理论,以及故事的戏剧性理论中的基本论点结构。这两者有许多相同之处。

这个“内在观点”其实这个星球上每个人都有。我相信这就是我们对于神话需求的源泉……也是我们用来评价外部世界的基本框架。

神话和精彩的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符合基本论点结构的故事)代表了人的意识处理一个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的过程。

故事的基本论点和故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故事和故事里人物深层次动机的原型代表了解决故事里所展示的问题的不同途径。

在故事和故事基本论点中的四条主线代表了我们和周围世界的关系,我们和其他人的关系,以及我们自身的关系。

神话和基本论点的故事结构都告诉了我们某些关于我们过去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是什么样子,以及我们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事情。

故事的核心:结构

所有完整故事的核心是一个基本结构,一个坚实的框架,围绕这个框架所有故事的血肉才能得以找到栖身之所。如果没有这个核心框架,故事就会变得松散拖沓,不知所云。

故事的好坏是由其内在结构决定的。

?故事必须提出一个问题或是两难的抉择

?故事必须有冲突

?故事必须有其意义与解决之道

3.4基本论点的结构

编织故事还有些其他形式……比如意识流……但就我们的目标而言,对科幻或奇幻来说最适合的工具还是基本论点的结构。

基本论点的故事结构是当今社会最为普遍接受的……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对作品主题的需求。人们寻找某些可以相信的东西……寻找某些可以支持他们内心想法和灵魂的论点。这也是坎贝尔的基本论点。也许如今科幻和奇幻在读者中的大行其道就是因为它们适应了这种内在需求。

传说,人物研究,意识流小说(比如《绿色山墙屋里的安妮(theAnneofGreenGables)》和惠勒?凯瑟(WillaCather,译注:美国著名女作家,作品主要以美国西部边疆生活为题材,近年来美国文学批评界认为她是美国上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的作品)都是其他种类的故事结构。但是事实上在今天的市场上,这类书籍都很难销售。读者们更喜欢现代小说的形式。威廉姆?戈德曼(WillilamGoldman,译注:好莱坞剧作家)说过电影剧本代表了现今一切结构。这里的结构就是具有基本论点的故事结构。

基本论点的故事结构具有这样一个前提:一个完整的故事代表了人的意识处理一个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的过程。主题、类型、情节、人物都代表了一个完整的论点的不同方面。

一个令人满意的故事就是把所有这些不同的方面适当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为了支持这个论点包含进所有的不同方面。

现在,在我们继续之前,首先有一点必须澄清:那就是戏剧理论并不会替你完成故事。它并不是那种一拉操纵杆就能吭呲吭呲地造出一个最卖座小说的机器,就象你不会指望仅仅把凿子放在后院的一块黑色大理石旁边,它就会自动雕刻出雕像一样。戏剧理论能做的只是帮助你检查你正在塑造的故事,并告诉你其弱点何在。

其次,我们今天的旅程将包括神话和故事基础。你们中的有些人将在我们的小小旅程中扮演一些角色……在此提前为这些帮助表示感谢。

最后,你们也许会琢磨,你们作为一个作家、游戏设计者或是剧作家而言,这其中有何好处?所有这些职业都需要一个好故事……一个包含有精彩论点的故事。通过观察组成一个完整故事和神话的基础要素,你将能知道如何得到你自己的精彩故事,并将其完善得更加出色。

3.5四个旅程

所有的故事都是由四条主线构成的,虽然这里我更喜欢把它们叫做四个旅程。这些贯穿了故事的旅程代表了对待问题的不同观点,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故事所表现的完整观点。它们是:

1.故事的目的

2.主要人物

3.受冲击的人物

4.主观旅程

故事目的旅程:故事从外表看起来的样子。就象从山顶观看一场战役一样对事件的整体观感。

主要人物旅程:以主人公的角度从内在来看。事件从主人公——也就是我们在旅程中所处的位置——的角度来看的观感。

受冲击的人物的旅程:以受主人公所作决定的影响的人物的角度来看。所触发的声音和行动各不相同。

个性旅程:把主要人物和受冲击的人物的观点结合起来看。这是个人的战斗。

我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让你对这些旅程了解得更清楚些:

星球大战

?故事目的的旅程:“我是一次被卷入了发生在银河帝国和反叛军之间内战的旅程。”

?主要人物的旅程:“我是一次一个沉迷于技术的年轻人从一个农场男孩成长为一个战士的旅程,他将会接受力量的内在原力。”

?受冲击人物的旅程:“我是一次一个遵循正在消亡传统的悲伤的骑士的旅程。我的旅程将影响一个年轻男孩,点燃他伟大命运的火焰。”

?个性旅程:“我是一次农场男孩和骑士的旅程。我是一次他们的关系,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以及他们之间了解对方的努力的旅程。”

主题:触手可及的问题

主题就是观点:它描述了那些被审视的事件和那些由此产生的结论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故事里描述的问题可以分为外在/内在的状态(静态的)或者外在/内在的过程(动态的)。这样它们就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领域:宏观(外在状态),物理(外在过程),心理(内在过程)和意识(内在状态)。

有趣的是,每一个完整的论点都不仅仅包括这四个旅程……但所有这四个旅程在不同的问题种类中全都有出现。

问题的四个类型

宏观(环境)

物理(行动)

心理(思想方式)

意识(心理状态)

情节:形成论点所经历的旅程

星球大战的情节可以被大致按此分类:

?故事目的的领域:物理上(行动或者过程上来说),这是关于一场战争的故事。

?主要人物的领域:宏观上(环境上),卢克是一个容易急躁的农场男孩,发现自己身处奇特的环境之中。

?对照人物的领域:意识上(混合态度的范围)欧比?万生活在一个原力的世界里。

?个性故事的领域:心理上(思考方式的范围)欧比?万改变了卢克关于力量的看法。

在戏剧理论中,在这些广义的分类之下,还有很多次一级的定义,你可以自己去探索研究。

在下一部分的研讨会上,我们将检查八类人物的原型,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更特殊的,他们和故事以及故事基本论点之间的关系。

4.人物塑造

4.1角色原型:内在看法

在故事中,角色遇到的问题也许已经被设定好了,解决它们的途径也许也被设计好了,但角色还是必须要在故事中经历这些问题。在电影这种载体里,我们看到的是角色的行动,听到的是他们的言语。而在小说中,我们则是通过角色的眼睛和他们的内心活动来经历整个故事。不管是哪种载体的视角,最终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还是角色本身。

一个完整的故事里有八类角色原型。

八类原型

下面就是这八类角色原型:主导角色,阻碍者,守护者,反面角色,怀疑论者,理智型角色,冲动型角色和有助益者。在我们给出它们的定义之前,先让我们看看下面的分类。

这不但有助于理解它们的含义,还能帮助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故事的八类原型人物

推动类角色主导角色阻碍者守护者反面角色

辅助类角色怀疑论者理智型角色冲动型角色有助益者

主导角色是批着闪闪发亮的铠甲的骑士。如果主导角色就是故事的主要角色,那么这也就是英雄的定义了。

反面角色是英雄的对手:这个家伙直接反对英雄的目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我们并没有说在我们的故事里谁是主要角色。

守护者是护卫主导角色的智者。他们代表了不屈不挠的意志、珍贵的帮助和正确的道路。

阻碍者(Contagonist)这个词来自戏剧,就这种角色原型来说,这里借用这个词非常恰当。阻碍者代表了诱惑、阻挠和对目标的转移……正好是守护者的反面。

怀疑论者是那种认为事情一定会出差错的人物。

有助益者并不仅仅意味着帮助。除了助益之外,他还代表着信念。

理智型角色或者逻辑论者代表着理性思维。

冲动型角色代表了不顾一切的激情和情绪。

请注意这些类型在上表中都是呈对角线形式对立的:批着闪闪发亮铠甲的骑士,即英雄式的主导角色,正好和戴着黑帽子的反面角色成对角线对立。理智型角色和冲动型角色对立。这些成对的角色原型正好代表了基本论点的不同方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是否能通过上表中的原型来对下列人物进行归类:

“我是一个农场男孩,向往着星际间的冒险。我的叔叔和婶婶被帝国杀害了,现在我要做的不但是为他们报仇,还要在反抗中找到属于我自己的位置!”

“我是一个遵循现今几乎已经绝迹之道的年老武士。虽然我不会一直出现到影片结束,我却会变得比我的对手想象过的还要强大。”

“小家伙,把你的天分花在那套过时的鬼把戏上来说真是太可惜了。”

“只要力所能及,我们机器人总是提供帮助。我们信任卢克主人,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

“我想我是得救了。对于一个暴风突击队员来说他未免矮了点儿。他们放过了我们。你怎么解释我们如此轻松的逃脱?”

“来吧!我们父子在一起将统治整个银河!”

“我并不孤单,但我将摧毁起义军所反对的一切。”

答案:你也许会非常惊奇……分析的过程将比你曾想过的让星球大战结构更明显!我们知道一共有八类原型……现在就让我们用排除法开始吧。

首先,天行者卢克必定是主导角色。这很简单。另外,欧比?万是守护者,这也很简单。

至于两个机器人……他们一直都扮演着有助益者的角色。事实上,他们和其他人几乎毫无差别。汉?索罗显然是怀疑论者。哇……我们已经完成一半了。

还剩下什么呢?阻碍者?某些依照自己的秘密计划行事的人。某些表现出诱惑性的人……

比如说想以父子关系诱惑卢克统治银河的人?是的……黑武士达斯?维德就是阻碍者。守护者和阻碍者正好直接相对。在星球大战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欧比?万和黑武士斗剑的场面。达斯?维德有着机械的人工呼吸,有着邪恶的外表……但他并不是我们真正的反面角色。

那么谁是呢?谁才是我们真正作战的对象?我们与之战斗的是邪恶的皇帝!角色原型中的人物并不局限于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它可以是一个社会或政治组织,或是一种环境,又或是一种自然力量。

那么还剩下什么呢?我们已经归类了所有的推动类角色,但我们还剩下两个辅助类角色:理智型角色和冲动型角色。毫不奇怪地,我们也正好还剩下两个角色还没有归类:丽亚公主和千年隼号的大副秋巴卡。

丽亚公主是理智型角色。她总是谈论着理性的思维和合理的行为。“你怎么解释我们逃脱得如此顺利?”她的语调是讽刺性的(“你居然从那儿进来?你比我想象的勇敢!”)但她的潜在动机是遵循逻辑的。

那么,显然,剩下的秋巴卡就是我们的冲动型角色了……他也的确是的!在垃圾处理机里,汉把他叫做一个大孩子。更何况,看起来他总是和丽亚公主形成对比……起码在公主看来!

推动型角色和辅助型角色的矩阵

现在,你注意到所有的八类角色都已经归类进了推动型和辅助型的组别里。列在上面的推动型角色是那些推动故事发展的角色。他们做的事情是故事所关心的。

辅助型角色……在下面的……正如他们的名字所显示的,只是过客而已。他们随着推动型角色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念头而在故事里疲于奔命。

你也许会认为主要角色和受冲击的角色总是推动型角色。虽然就星球大战的故事而言这种看法没错,但在其他情况下却并非总是如此。事实上,辅助类角色却经常造就了最吸引人的故事。比如《杀死一只知更鸟(ToKillaMockingBird,译注,格利高里?派克曾凭借同名电影获35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里的主导角色是律师阿提克?芬奇。反面角色是鲍勃?尤尔,就是那个指控黑人汤姆强奸了他女儿的白人醉鬼。从客观角度来看的故事是对汤姆的审判和他的死亡,以及这件事导致的尤尔对阿提克子女杰姆和丝寇特的攻击……这是客观性的故事……但主要角色却是阿提克的女儿丝寇特,受冲击的角色则是梅岗城的“疯子”布? 瑞德利……而他俩都是复杂的辅助型角色。从主观角度来看的故事(关于丝寇特和瑞德利的关系的故事)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但却只是客观故事中所涉及的两个辅助型角色而已!接下来我们将更多地谈论复杂的角色。

下面是个表格,太难编辑了,大家还是去网站上看吧

http://www.trhickman.com/Intel/SQuest/writing/character.html

4.2行动和决定特征

每一种角色原型都有着一种行动特征和决定特征——

|行动|决定——

推动类|主导角色(追寻)|阻碍者(阻碍)|主导角色(考虑)|阻碍者(诱惑)

角色|守护者(帮助)|反面角色(避免/阻止)|守护者(道德)|反面角色(再考虑)——

辅助类|怀疑论者(反对)|理智型角色(控制)|怀疑论者(怀疑)|理智型角色(逻辑)

角色|冲动型角色(失控)|有助益者(支持)|冲动型角色(感觉)|有助益者(信心)——

主导角色:追寻着目标。力促其他人考虑达到目标的需求。

反面角色:避免或者阻止着目标。力促他人再考虑达到目标的需求。

守护者:帮助达成目标。代表着良心和道德。

阻碍者:阻碍达成目标。代表着诱惑。

理智型角色:平静和自我控制。决定出于逻辑分析而非情感。

冲动型角色:易激动,易失控。不顾实际情况,只凭感觉行事。

有助益者:支持。对于主导角色有信心到近乎BC的程度。

怀疑论者:每件事都反对!每件事都怀疑!

4.3复杂角色和转换

当然,并非每一个角色都完全如同原型。角色原型的妙处在于能立刻辨识出人物。当你看到天行者卢克时你就知道……你深深地知道……他就是故事的英雄,因为他非常符合你头脑中的预设主题。你也知道欧比?万是睿智虚弱的老守护者,因为他显然就是那种原型角色。

然而,并非每一个角色都严格地遵循原型……也幸亏它们不是!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创造更吸引人……字面意义上来说就是复杂的角色,同时又能保持一个完整故事所需要的所有要素呢?

让我们来看看从另一个故事中提取的一组易于辨认的角色。

主导角色:“嗨!我是一个来自堪萨斯一个农场的女孩,和我婶婶住在一起。现在我来到了彩虹尽头的世界,我想要回家!”

反面角色:“小可爱,我会抓住你的……还有你的小狗!”

守护者:“这双红宝石凉鞋要不了几秒钟就能让你回家……还有你的小狗托托!”

阻碍者:“替我把西方女巫的扫帚拿来!”

冲动型角色:“如果我有一颗心。”

理智型角色:“如果我有头脑。”

怀疑论者:“嗨,伙伴们……我改主意了。我想回去!”

有助益者:“汪!汪!”

呃,还不错……但感觉不是很确定是么?稻草人带着一颗稻草脑袋跑来跑去的形象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有自我控制的感觉。铁皮人看起来当然也不是完全失控——他不断试图控制自己。记住我们需要构成一个完整故事的全部要素……让我们来稍稍重新整理一下他们吧。

把稻草人的控制和铁皮人的失控互换。

我们刚才所做的就是创造了一个复杂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这两个角色现在都具有了一些对方所具有的要素。行动的要素和决定的要素并非不可分割。这样就造成了角色的内在冲突……也就创造了一个更吸引人的角色。通过转换他们的行动要素,我们达成了这一点。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巫师和女巫。他们看起来好像也分类得不是很恰当,但只需稍作调整,我们就能得到很好的结果。

把巫师的行动要素阻碍换给女巫,而把女巫的决定要素再考虑换给巫师!

现在女巫具有两个行动要素,而巫师则都是决定要素。女巫不但试图阻止(直接行动),而且(间接)阻碍桃乐丝回家。另一方面,巫师则不但试图让桃乐丝再考虑回家的事情,同时还试图诱惑她继续她的行程(通过赋予她困难的取回女巫扫帚的任务)。

通过分析思考,你将发现符合基本论点形式的故事(这也是绝大多数现代小说和电影采用的形式)所具有的八种永恒的角色原型。复杂角色也许会出现,但总归是由这八种角色原型衍生出来的。

是否还有多于八种或者少于八种的角色?如果是多于八种,作者就是扩展了其中一种原型,从而衍生出多种原型罢了……以及故事中层出不穷的多个角色!如果少于八种,要么是作者在一种角色身上结合了多种原型的特征(如此则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要么则是作者漏掉了某些要素,如此一来这个故事也就不会成为一个令人满意的故事,也就不会成为一个结构健全的故事了

2007年2月21日星期三

免费电子科幻杂志《幻翔》第二期发布了

赶在节日之际,《幻翔》送出春节大礼:《幻翔》第二期发布了!

这期以“科幻界的摇滚巨星”尼尔·盖曼为主打,收录了NG一篇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美国众神》的试阅和评论,以及NG为编剧的电影《镜子面具》的影视话题。此外,还推出罗伯特·海因莱茵、亨利·库特纳和莫尔、约翰·海姆瑞的三篇科幻奇幻小说,内容丰富,不容错过!

欢迎各位到幻翔主页http://zine.flyine.net下载阅读~ ,或者直接http://zine.flyine.net/downloads/F2F002.rar 或者emule上也有。




==========================
上面的是贴到其他论坛的内容,下面是自己的,呵呵。
又是“几个月”的准备,终于赶在春节期间出来了。这个广告语写的,真是土阿,越来越发现自己没文化了,sigh~

内容很丰盛,却也稍微有些单调,单纯的翻译小说和一个电影的评论,但是是春节特刊嘛,可以说是小说特刊或者尼尔·盖曼特刊了,而且最后能加入影视的元素已经很不错了。稍微不足的可能就是少了一个卷首语,毕竟整体看着有点散,有个卷首语容易把东西都拎起来。还有个小小的遗憾就是,我还以为会和第一期一样有“本期团队”,让自己也稍稍露个脸,给朋友推荐的时候也好说,可惜可惜了。当然,工作还是要做的,有意见可以跟上级领导提嘛,嘿嘿。

这期的主题可以说是尼尔·盖曼,下期主题是虚拟现实,敬请期待!

2007年2月20日星期二

phdcomics ----- 有意义的事

最近才知道的一个网站,http://www.phdcomics.com/很有意思。

这是Jorge Cham在他还在Stanford读phd的时候开始做的网站,后来他又去了Caltech,里面的漫画全是他自己画的,内容很真实也很搞笑。据说是每隔几天更新一次,贴出新的三格/四格漫画。很有创意。介绍给我看得那个师兄就是没事就刷新看看有没有更新,呵呵。

他描述的graduate和我们的生活这么相似——原来大多phd(尤其是理工科)的生活都是一样的阿,共鸣啊。原来做phd可以很忙很单调也可以做些很有意义的事情,让大家一起开心。呵呵。(真想自己也多做些有意义的事。。。。)
贴几副瞧瞧:




2007年2月17日星期六

猪年快乐!





2007年2月15日星期四

【科幻】几篇英文短篇 『原自 豆瓣 』

『转自 豆瓣 外文原文读科幻小组』 自己的帖子: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70548/
原发于2006年11月初
  
最近还看了几篇科幻的,汇报一下
  
  简评一下最近看的几篇,不能说太多,一怕我自己理解偏颇,二是说多了使文章成鸡肋了:
  
  ◆The Extra (by Egan)
   打分 6/10
   这篇是因为参加豆瓣双峰驼小组澳大利亚作家Egan的翻译读书活动才看得,讲关于克隆人和意识转移。但是没什么故事可言,技术细节很多。最后一部份,主人公Gray意识转移了之后的一些描写有点意思。
  
  ◆Creature(by Carol Emshwiller --2002 Nebula ss)
   打分 7.5/10
   还是比较喜欢这种简单易懂的故事,虽然没有完全看懂——感觉结尾有点突兀(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版本有问题,谁有creature的英文版啊,跟我核对一下吧)。
   这里creature是一种可以叫做奇特的貌似凶猛怪兽的生物。孤独的人需要伙伴,爱心能化解敌对。(好像有点俗套,呵呵)。故事不算长,而且语言简单,适合我这种英语水平不好的人看。谁告诉我这个有没有中译本阿,有我就不多说了
  
  ◆Down Memory lane by Resnick
   打分 9.5/10
   一说汉语大家就都知道了——记忆消失之路。我没看过汉语所以才找来看原文,很感动。(我发现我很买Resnick 的帐)记得上次看他的机器人不哭、和我的猫一起旅行也很感动。
  
  ◆LUCKY AT LAST(by Richard Scriven)(快速浏览型)
   打分 3/10
   上次看egan的小说,谁(不好意思我忘了)给的网址上的一篇。比较短,我快速看过去——好像挺晕的。星际飞行中的什么事(呵呵,对不住了,真是晕阿)
  http://eidolon.net/?pagetitle=Online+Fiction+Archive&page=/stories.html
  
  ◆TWO TOMORROW(by Steven Paulsen)(超短)
   打分 8/10
   也是上面的网站的,但是是短的那种,比较感人。一个即将与小孙女分离的老人写的话,喜欢这种亲情的文章。
  
  前段时间看过的
  ------------
  ◇Two hearts(by Peter Beagle)
   打分 8/10
  好像今年拿了什么奖。奇幻,如果知道“最后一只独角兽”的故事再看可能会好些。一个小女孩,一个国王,两位魔法师,一只狮鹫,一条大狗,一头独角兽。语言很简单(于是俺看了),故事也很简单——太简单了,小女孩村里出现了狮鹫,小女孩去找国王来杀狮鹫,然后……不能多说了,再一点故事就全没了……
  
  ◇The Angel of Violence by Stanislaw Wisniewski
   打分 9/10
   算得上恐怖科幻。以前没怎么看过恐怖科幻(除了沙王),觉得挺好。正想翻译呢。故事不错,cyberpunk小说。
  
  -----------分隔符---------------
  
  其实列出来好像也不少呢,呵呵。虽然还有好多想要看的没看呢……

2007年2月14日星期三

水龙吟◆把栏杆拍遍

终于又见到这篇文章了,我想最初就是从这篇文章开始喜欢辛弃疾的吧。这也是“水龙吟”这个名字的来历。

※※※※ ※※※※ ※※※※ ※※※※ ※※※※
把栏杆拍遍
梁衡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 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 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 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 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像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礡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 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 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 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 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 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像。
  
   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 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 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 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 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他任湖南安抚使,这本是一个地方行政长官,他却在任上创办了一支2500人的“飞 虎军”,铁甲烈马,威风凛凛,雄镇江南。建军之初,造营房,恰逢连日阴雨,无法烧制屋瓦。他就令长沙市民,每户送瓦20片,立付现银,两日内便全部筹足。 其施政的干练作风可见一斑。后来他到福建任地方官,又在那里招兵买马。闽南与漠北相隔何远,但还是隔不断他的忧民情、复国志。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 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 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在词中到处用典,甚至被后人讥为“掉书袋”。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 去收复失地。
   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这是我们在中学课本里就读过的那首著名的《菩萨蛮》。他得的是心郁之病啊。他甚至自嘲自己的姓氏: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 美,不到吾家门户。(《永遇乐》)你看“艰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内俱焚。世上许多甜美之事,顺达之志,怎么总轮不到他呢?他要不就 是被闲置,要不就是走马灯似地被调动。1179年,他从湖北调湖南,同僚为他送行时他心情难平,终于以极委婉的口气叹出了自己政治的失意。这便是那首著名 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画檐蛛网,尽日惹飞 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依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 处。
  
   据说宋孝宗看到这首词后很不高兴。梁启超评曰:“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长门事”,是指汉武帝的陈皇后遭忌被打入长门宫里。辛以此 典相比,一片忠心、痴情和着那许多辛酸、辛苦、辛辣,真是打翻了五味坛子。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确 实,古来文人的惜春之作,多得可以堆成一座纸山。但有哪一首,能这样委婉而又悲愤地将春色化入政治,诠释政治呢?美人相思也是旧文人写滥了的题材,有哪一 首能这样深刻贴切地寓意国事,评论正邪,抒发忧愤呢?
  
   但是南宋朝廷毕竟是将他闲置了20年。20年的时间让他脱离政界,只许旁观,不得插手,也不得插嘴。辛在他的词中自我解嘲道:“君恩重,且教种芙蓉!”这 有点像宋仁宗说柳永:“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倒是真的去浅斟低唱了,结果唱出一个纯粹的词人艺术家。辛与柳不同,你想,他是一个大碗喝酒,大块 吃肉,痛拍栏杆,大声议政的人。报国无门,他便到赣南修了一座带湖别墅,咀嚼自己的寂寞。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履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谐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 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栽。(《水调歌头》)这回可真的应了他的号:“稼轩”,要回乡种地 了。一个正当壮年又阅历丰富、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却每天在山坡和水边踱步,与百姓聊一聊农桑收成之类的闲话,再对着飞鸟游鱼自言自语一番,真是“闲愁最 苦”,“脉脉此情谁诉”?
  
   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 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 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 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 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像一块 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有人说他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但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 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 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学诗功夫在诗外,诗 歌之效在诗外。我们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有人说辛词其实也是婉约派,多情细腻处不亚柳永、李清照。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 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拋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 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 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 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说到底,才能和思想 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 一棵草。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 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诗,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 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 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 ※※※※ ※※※※ ※※※※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
  
  辛弃疾
  
  楚天②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④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⑤,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⑥。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⑦。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⑧?
  
  
  [注释]
  
  ①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 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 《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②“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③遥岑:远山。献:表现。供:显露。
  ④吴钩:吴地产,钩形,似剑而曲。
  ⑤“休说”句:用典:《世说新语•识鉴》载东晋张翰字季鹰,为官洛阳,秋日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鱠,便弃职返乡。鱠:通“脍”指切得极细的肉丝。(也见《晋书。张翰传》)
  ⑥“求田”句:用典:三国时刘备责备许汜只知为私购置田产而全无忧国救世之意。《三国志。陈登传》: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 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间舍,言无可采,是元 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⑦“可惜流年”三句:用典: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
  ⑧倩:请。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揾(wèn):擦试。
  
※※※※ ※※※※ ※※※※ ※※※※ ※※※※
  
  最初是在那篇《散文诗》中的《把栏杆拍遍》文中看到这首词的。高中时语文老师让人每天在黑板上抄一首诗词来背,这也是其中之一。因为老是背不下来,我还专门给它谱了曲子唱着录了下来——可惜后来找不到了。在后来就以此作为我的网络名字——虽然这个名字才一岁左右……

2007年2月12日星期一

尼尔·盖曼 《Fragile Things》(易碎品)点评(1)

Neil Gaiman Fragile things 里几个小短篇

  说起来,其实不算看过这本书,只是零散地、陆陆续续地看过Fragile Things里的几篇小故事而已了,看着amazon上评价,以及我看到的几篇来看,确实不能算是尼尔·盖曼的经典故事。
  
(1)序言。这本书的序言写的非常好。我甚至觉得比看到的几个故事都要好的多——幽默、风趣、机智。简单的序言让NG写的很有看头

(2)《绿字的研究》(A Study in Emerald)自然不必说,算是这个集子的顶梁柱,很有名的一篇。连汉语版也是很早以前就有了。是否也算同人小说呢?

(7)The Flints of Memory Lane也算是一篇鬼故事,说“算是”,因为实在有点牵强。这篇不算是个好故事。连盖曼自己都说,他希望事情都是story-like,但是很多真实的生 活却不像故事那样——当然我觉得他这么说是想误导读者以为这是件真实的事情,很多讲鬼故事的人都说那是真的,当然我并不确定这是真是假。故事很简单,盖曼 住在一个大屋里,邻居说这里闹鬼,他说没觉得,结果有一天晚上在门口碰到一个诡异的让他害怕的吉普赛女人。完了。

(8)《打烊时间》(Closing Time)鲤(梨香)mm翻译过,是篇还算不错的鬼故事,最恐怖的部分并没有直接描绘,而是靠读者的想象力。在豆瓣双峰驼小组里有: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21610/
  
(28)How to Talk to Girls at Parties,因为这个还有意思一点。半官方的介绍是Two teenage boys crash a party and meet the girls of their dreams——and nightmares . . .两个在boy school长大的男孩Enn(“我”)和Vic,“我”很腼腆,不知道该怎么和女孩子说话,Vic劝他要敢和她们说话,“她们只是女孩”“她们又不是从 另一个星球来的。” 可惜不幸的是,Vic猜错了。他们走错地方,加入另一个party,然后发现,这些女孩真的是另一个星球来的……
  
  这两篇都有一点点《打烊时间》的味道,(说实话Fling那篇还不如打烊时间)。恐怖的部分依赖读者的想象力。我觉得让读者有收获的就是:第 一个对年轻男孩有一定的“教育”色彩;第二个,我猜那个大房子的部分是真的,他说小时候住过这样的大房子,房子太大他们家住不下,只住了一部分,其他部分 有别人家的人——多熟悉,不就是卡罗兰的家么。原来如此,呵呵。
  
  ------
  有人评价说这本集子不如Smoke and Mirrors,两本我都没怎么看过,不好说。但是我记得那一本里Snow, Glass, Apples,是篇不错的故事,和《绿字的研究》同属改编(恶搞)型小说,看得出来作者的灵气。
  
  --------------
  附 Fragile things目录:
  
  1) An introduction where Gaiman details some background on each of the stories, and includes a short-short story on its own as well (titled "The Mapmaker")
  2) A Study in Emerald
  3) The Fairy Reel (poem)
  4) October in the Chair
  5) The Hidden Chamber
  6) Forbidden Brides of the Faceless Slaves in the Secret House of the Night of Dread Desire
  7) The Flints of Memory Lane
  8) Closing Time
  9) Going Wodwo (poem)
  10) Bitter Grounds
  11) Other People
  12) Keepsakes and Treasures
  13) Good Boys Deserve Favors
  14) The Facts in the Case of the Departure of Miss Finch
  15) Strange Little Girls
  16) Harlequin Valentine
  17) Locks
  18) The Problem of Susan
  19) Instructions
  20) How Do You Think It Feels?
  21) My Life
  22) Fifteen Painted Cards from a Vampire Tarot
  23) Feeders and Eaters
  24) Diseasemaker's Croup
  25) In the End
  26) Goliath
  27) Pages from a Journal Found in a Shoebox Left in a Greyhound Bus Somewhere Between Tulsa, Oklahoma and Louisville, Kentucky
  28) How to Talk to Girls at Parties
  29) The Day the Saucers Came
  30) Sunbird
  31) Inventing Aladdin
  32) The Monarch of the Glen
  
  --------------

  

2007年2月9日星期五

试贴:翻译《双心》

转自 ms blog,更确切地说,转自豆瓣

  【简介】
  《双心》(Two Hearts),作为《最后的独角兽》的续篇, 2006年获得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作者彼得•S•毕格尔(Peter S. Beagle)的代表作正是《最后的独角兽》(The Last Unicorn)(1968),时至今日,此书还常常位居于史上十大最佳奇幻小说之列。
  《最后的独角兽》故事讲述一只孤独的独角兽,一直平静 地生活在一片美丽的森林里,她得知自己可能是世界上最后一只独角兽时,毅然离开了熟悉的森林,踏上了寻找同类的漫漫征程。一路上,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 生物:一个半吊子的魔法师,一个古道热肠的邋遢女贼,可笑的强盗,卖弄的蝴蝶,笨拙的鸟,狂妄的骷髅,狡猾的猫。她历尽艰险,深陷巫魔会、夜困黑森林、探 秘女魔城,险象环生,几经生死……在逃亡时,独角兽变成了一个女孩,遇到了一个王子。然后他们相爱,然后他们分离。王子变成了国王。独角兽仍是独角兽。老 国王消失,魔法师不再能保持青春,终有一天会死去。小说给我们展现了一个险象环生而又浪漫优美的魔幻故事,一个关于青春和成长的童话。
  《双心》是众人期待已久的《最后的独角兽》的续篇。小女孩Sooz居住的村庄饱受一只狮鹫的骚扰,国王派来的骑士屡屡被怪兽杀害。Sooz认为唯有国王才能收服怪兽,于是孤身一人走上通向王宫之路,试图寻求到国王的帮助,魔法师、国王和独角兽因此再次会面……
  【正文】
   双心(Two Hearts)
                             [美]彼得•S•毕格尔 著
双峰驼 出品
                                   水龙吟 译
  
  我哥哥Wilfrid老是说这事不公平,这本该全发生在我身上。作为一个女孩,一个小孩,我却笨得连鞋带都不会系。不过我想这是公平的。我想每一件事都按它应该有的方式发生了。除了那些悲惨的部分,也许那些部分也是。
   我叫Sooz,九岁。下个月就十岁了,正好就是格里芬[1]来到的周年日子。Wilfrid说这都是因为我,格里芬听说世界上最丑的小孩刚刚出生了,它 本来打算来吃掉我,但是即使对格里芬来说,我也实在太丑了。于是它在“暗林”中筑了巢(我们这样叫“暗林”,但是它的真名字是暗夜森林,因为树林中太黑 了),呆在那里吃我们的绵羊、山羊。如果格里芬喜欢一个地方,它们就会那么干。
  但是它从不吃小孩,直到今年。
  我只见过它一次—— 我是说,在那之前——某天夜里升起在树林上方,就像第二个月亮。只是那时天上没有月亮。整个世界什么都没有,只有格里芬,金色羽毛在它的狮子身体和鹰的翅 膀上燃烧般闪耀,它的巨大的尖牙般的前爪,可怕的鹰喙跟它的头比起来显得那么庞大——Wilfrid说我坚叫了三天,但是他撒谎,而且我也不像他说的躲在 蔬菜储藏地窖里,那两天夜里我睡在马厩,和我们的狗Malka在一起。因为我知道Malka不会让任何东西伤害我。
  我的意思是说我的父母也不 会,如果他们能阻止的话。只是Malka是整个村子最大、最凶猛的狗,而且她什么都不怕。当格里芬抓走黑铁匠的小女儿吉海茵,你没法看不见我爸爸有多担心 害怕——跟其他男的一起跑来跑去,想组建某种巡逻队,然后人们就知道什么时候格里芬出来。我知道他是为我和我妈妈担心,想做任何他能做的来保护我们,但是 这并不能让我觉得安全,但是Malka能。
  但是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做,无论如何。我爸爸不知道,没有人知道。当格里芬只是拖走羊的时候已经够糟 了,因为这里几乎每个人都要买羊毛或干酪或羊皮之类的来维持生计。但是当它抓走吉海茵,这个早春,那改变了一切。我们送了报信者到国王那里——有三次—— 每次国王都派些人跟他们回来。第一次是一个骑士,只有他自己。他叫都拉斯,他给过我一个苹果。他骑马而去进入深林,唱着歌,寻找着格里芬,然后我们再也没 有见过他。
  第二次——当格里芬抓走磨坊主工作的男孩鲁里——国王一并派来五个骑士。他们中间有一个确实回来了,但是没等他说出发生了什么事他就死了。
   第三次整只骑兵中队都来了。至少,我爸爸是那样说的。我不知道一只中队有多少士兵,但是那里有很多,他们遍布在村子里了两天。到处搭起帐篷,把马拴入每 一个马厩,在小酒店里吹嘘说他们会如何在很快时间内帮我们这些可怜的农民搞定格里芬。当他们向深林行进的时候有乐师奏乐——我都记得,我还记得音乐什么时 候停下来,以及之后我们听到的声音。
  在那以后,村子不再派人去国王那里了。我们不希望更多的他的人去送死,而且,这也没什么用。因此从此以 后,当太阳落山,格里芬从他白天的睡梦中醒来开始觅食,所有的小孩都急急忙忙的跑进屋里。因为害怕格里芬,我们不能一起玩,或者被差使,或者给父母照看羊 群,或者甚至不能在敞开的窗户旁睡觉。我什么事情都不能作,除了读那些早记得滚瓜烂熟的书,或者向爸爸妈妈抱怨,然而他们照顾我和Wilfrid已经筋疲 力尽,更懒得理我。他们还要照顾其他的小孩,和其他的家庭轮流照顾——还有我们的绵羊、山羊——因此他们总是很疲倦,而且很担心害怕,大部分时间我们互相 发脾气。人人都这样。
  然后,格里芬抓走了Felicitas。
  Felicitas不会说话,但是她是我最好的朋友,从我们很小开 始,一直都是。我总是能明白她想说什么,她也明白我,比其他任何人都明白,我们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一起玩,我不会和其他任何人一起那样。她家里人认为有她是 浪费粮食,因为没有男孩会想娶一个哑巴女孩,于是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允许她跟我们一起吃饭。Wilfrid曾取笑她的沙沙的鸭叫声,那是Felicitas 唯一能发出的声音,但是我拿一块石头砸他,从那之后他再也不那样做了。
  我没有亲眼看到那怎么发生的,但是在我脑子里我看到了。她知道不要出去,但是她在傍晚来我们家的时候总是那么开心。而且她家里没有人会注意到她出去。他们没有人注意Felicitas。
  我知道Filicitas出去的那天,我动身去找国王。
   恩,事实上,是那天晚上——因为在白天我不可能溜出家门离开村子。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事实上,除了知道我叔叔Ambrose正要推一车羊皮去 Hagsgate(海格门)的集市,而你需要黎明集市开始之前很早就动身。Ambrose叔叔是我最好的叔叔,但是我知道我不能求他带我去国王那里—— 他会反过来直接把我扔到我妈妈那里,然后告诉她要给我喝硫磺加糖浆[2]然后热情地把我送上床。他连他的马也喂硫磺和糖浆。
  于是我那天晚上很 早就爬上床,然后我一直等着每个人都睡着。我原想在我枕头上留张纸条,但是我总是没写几句,然后就把它撕掉,扔到壁炉里,我还担心有人会醒来,或者 Ambrose叔叔走时没带上我。最后我只是写上,我很快就会回家。我没带任何衣服,或者其任何东西,除了一点奶酪,因为我以为国王肯定住在离 Hagsgate很近的什么地方,Hagsgate是我见过的唯一的大城镇了。我父母都在他们卧室里打鼾,但是Wilfrid就在壁炉前边的地毯上睡着 了,他经常这样睡着,他们也不管。如果你叫醒他让他去自己卧室,他会爬起来又打又闹。我不知道为什么。
  我停下来,低头用最长的一段时间望着 他,Wilfrid睡着的时候看起来没那么凶恶。我妈妈堆足了煤炭保证明天早上有火能烤面包,我爸爸的厚棉裤正挂在那里烤干,因为他那天下午在蓄水池塘里 趟水救了一只羊羔。我把它们挪了挪,好让它们不会烧着。我给钟上了发条——Wilfrid本该每晚都要这么做,但他总是忘——然后我想象到明天早上他们会 怎样都听到闹钟叫,他们怎样到处找我,怎样担心地吃不下早餐,然后我转个身走回了我的卧室。
  但是之后,我又转身,我从厨房的窗户爬出去,因为 我们的前门会吱吱啦啦的叫。我担心Malka也许会从马厩中醒来,立马明白我要做什么事,因为我从来都骗不过Malka,只有她,然后我几乎一路屏住呼吸 跑去Ambrose叔叔的房子,藏进他的羊皮货车。那天晚上很冷,但是在那一堆羊皮下反而很热还有股羊骚味,我什么都不能做只能静静的躺着等 Ambrose叔叔。于是我想到了Felicitas,这让我不会因为离开家离开每个人感觉那么糟。但那已经糟透了——我从没有真正的失去过亲人,从来没 有——但是无论如何这次不一样。
  我不知道Ambrose叔叔最后什么时候来的,因为我在车里打了个盹,直到有些摇摇晃晃、格嗒格嗒还有些马发 出的懒散的咕哝的声音我才醒来,马被叫醒了又很不开心的时候总是这样——我们正出发去Hagsgate。半个月亮早早地就开始下沉,但是我可以看到村庄起 起伏伏,不是月光下的银色,而是渺小而阴暗,没有任何颜色。这时候我几乎要哭了,因为看起来已经那么远,虽然我们还没到蓄水池塘,但我感觉就好像我再也见 不到它一样。要不是我还清醒,我就从车里爬出来回家去了。
  因为格里芬仍然盘旋着觅食。我看不到它,当然,躲在羊皮下(而且我还闭着眼),但是 它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就像很多刀在一起磨,有时它会叫两声,声音恐怖,因为那很轻柔、甚至有些哀伤和恐惧,就好像它正在模仿当它抓到Felicitas时, 她曾发出的声音。我尽可能的埋低自己,想再睡一会,可是我睡不着。
  那样正好,因为我不想一路坐到Hagsgate,Ambrose叔叔在集市 里卸羊皮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于是当我再也听不见格里芬的声音(它们不会到离巢很远的地方觅食,除非逼不得已),我把脑袋从小车的尾板里探出来,看着星星一 个一个消失,天空渐渐亮起来。月亮落下,晨风吹起。
  当小车晃得没那么厉害,我知道我们肯定是转入了国王大道,然后我听到奶牛哞哞地互相低语。 我跳到路上。我在那里站了一会,掸掉棉绒和小撮羊毛,看着Ambrose叔叔的小车越滚越远。我从没自己一个人离家这么远过。或者说从没这么孤单。微风下 枯草扫着我的脚踝,我不知道该怎么走。
  我还不知道国王叫什么名字?除了“国王”我从没听别别人叫他其他什么别的名字。我知道他不住在 Hagsgate,而是住在附近某处的一个大城堡里,只不过当你乘着车它是在附近,但当你步行的时候就另当别论了。而且我老是想着我家人就要醒来,到处找 我。奶牛的吃草声音让我觉得很饿,但我在车里已经把我所有的奶酪都吃了。我真希望自己带了一个硬币——并不是用来买东西,只是扔硬币告诉我往左还是往右。 我试着用扁平的石块代替,但是它们掉下来就再也找不到了。最后我启程走向左边,没什么理由,只是因为我的左手有一只妈妈给我的小银戒指。那儿也有条小路, 我想也许我能绕着Hagsgate走,然后我就想之后应该做什么。我走路很在行。我可以走到任何地方,如果给我时间。
  只是在真的路上走起来会 容易些。可这条小径一会就没了,我只好自己从浓密的树丛中穿过,然后又是有刺的藤蔓,我的头发上都是芒刺,我的胳膊被扎的到处都是,流着血。我很累,流着 汗,就要哭了——是就要——而且每次我坐下来休息,臭虫什么的就一直爬向我。然后我听到附近流水的声音,我立刻就觉得渴了,于是我试着往水声处走,大部分 路我必须得爬着才行,我的膝盖蹭破了、胳膊肘老撞到恶心的东西。   
  [1]格里芬,griffin的音译,即狮鹫,狮子身体,鹰鹫头和翅膀的怪兽  
  [2]像是一种民间偏方,据说可以治疗痘痘等,可以让萎靡的人变得精神?和雄黄酒有的一拼


(未完待续,原文在豆瓣上连载……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26676/

2007年2月8日星期四

搬家

还是搬家吧。
ms那边还是不太习惯——其实我就是想要一个方便、快速、国内可以访问、稳定的服务器做我的blog,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还是用这个吧。而且把水龙吟的e mial统一改到这个fishy0516xxxx@gmail.com (去掉 @前的xxxx)。

搬家搬家……………………
好在“水龙吟”还很“年轻”,ms那边的东西不多。

加张图,最近看柯南看得近乎痴迷。

try